第三十九章 勸離不勸和(第2/2 頁)
母后和她都覺得這偶遇是駙馬何文設計的。
其實當時,母后已經替明珠物色好了一戶人家,是江南書香世家傅家,他家的公子進退守禮,一看就是個老實可靠之人。和駙馬何文完全不一樣,駙馬心思活躍,在京裡就經常利用明珠的身份結交朝廷重臣近臣。這次楊寅的事,她一直反覆的想,有沒有可能是駙馬從中穿針引線,不然沈默一個長期在嶺南之人,怎麼會認識楊寅,並指使動他。
關於明珠的婚事。起初,父皇和母后是不同意的,但耐不住明珠自己非常喜歡,還說出非君不嫁之類的話。沒辦法,父皇母后只能妥協。
幸好,婚後駙馬一直都明珠很好,即便明珠頭兩胎是女兒,也沒提出要納妾之類的話,夫妻倆平時表現得非常的恩愛。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母后對駙馬逐漸和顏悅色起來。
可現在,前有楊寅後有沈默,這些人不要命的三番五次刺殺父皇,就算是泥塑的菩薩也有幾分脾氣。所以在處理完楊家後,算算也該輪到嶺南王家了。
母后估計和她的想法一樣,這次嶺南王恐怕不能獨善其身,再聯想駙馬在京中的所作所為,說駙馬一點兒都不知道是不可能的。何況這次賞花宴,父皇母后、以及太傅都是駙馬提議邀請的,要說此事與他無關,除了明珠,沒人會信。
可問題就是,明珠根本都不相信這些事與駙馬有關,明珠一直覺得是沈默騙了駙馬,駙馬忠厚老實所以被帶坑裡了。寶珠覺得,要是不能讓明珠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及駙馬都是在騙她,她們說再多也是徒勞。
見寶珠一直低頭不語,皇后也明白現在一時半會的確無法說服明珠。她疲憊的擺擺手,讓明珠回去好好想想。明珠可不覺得有什麼好想的,反正她不會和離。但她也知道現在母后看她那都不順眼,為了不惹煩,也就順從告退了。
皇后疲憊的靠著椅背,跟寶珠商量起來:“得想個辦法才是,我看你父皇那意思,嶺南王絕對在沈默和楊寅的事情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沈文應該也參與其中了。現在和離還能保全明珠的公主身份,要是等到沈文獲罪,那明珠就是罪臣之妻了。明珠與何文和離的事情,我跟你父皇透過口風,你父皇沒說什麼但是默許了。你知道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什麼嗎?”皇后已經不願意再喊沈文駙馬了,他對他只有恨,恨他帶累她的女兒。
寶珠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連父皇都默許和離的事情,說明沈文獲罪是遲早的事情了,該怎麼辦呢。
寶珠腦子突然閃現一年多前駙馬跟她無意中說的事情,如果查明,或許,真能說服明珠與駙馬和離。
寶珠趕緊對著皇后附耳低言起來,皇后眼前一亮,拉著寶珠的手說道:“我這一輩子就只生了你和明珠,雖然朝廷內外都說我是生不出兒子的皇后,但母后從不後悔把你們生出來,特別是你寶珠,從小就能為母后著想。明珠這件事情,母后就拜託你了。”
寶珠眼眶微微泛紅,她一直知道母后為他們承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所以:“母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姐姐的是就是我的事,我知道該怎麼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