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第3/4 頁)
?」
「也就是圍繞程朱理學爭了幾句」
無錯版本在讀!首發本小說。
王一鶚把當時爭論的話簡略說了一遍,張四維聽完後差點跳了起來。
程朱理學是亡國之學,國朝初年酸儒心懷暴元,故意矇蔽太祖皇帝王子薦你個混蛋可真敢說!
以前新學和理學還只是在暗地裡鬥,現在你這麼一說,等於公開撕破臉皮。
不對,你跟我說這些幹什麼?
你要把我拖下水?
不行啊,這水太深,風浪又急,很容易淹死人的。
張四維臉色不停地變幻,最後幽幽地長嘆了一口氣:「子薦,你何必拖我下水呢?」
「鳳磐兄,你的那兩份上疏,旁人看出什麼來,不知道。但是愚弟卻真真實實感受到你的不甘啊。」
「不甘?」張四維目光閃爍,若有所思,「我輩寒窗苦讀二十年,科試中捷。而後又宦海浮沉,如履薄冰二十年,終得今日之成就高位。
子薦,換做你,你甘心嗎?」
「當然不甘!」王一鶚斬釘截鐵地答道。
「可是不甘又如何?」張四維目光深邃。
「不甘就要奮力一搏,如鳳磐兄這般。當年愚弟年輕氣盛,被分揀到福建南平城,去到那裡不幾日就遇到倭寇山賊犯境圍城。
愚弟也如鳳磐兄這般,不甘束手就擒,奮起一搏,終於殺出一條路來。
鳳磐兄,而今你剛剛殺出一條路來,卻裹足不前,這可萬萬不行啊。你我宦海浮沉這麼多年,早就知道一個道理。仕途之路是逆旅,不進則退啊!」
張四維看著王一鶚,神情肅穆,突然笑了。
「子薦兄,我們這一科很有意思。
狀元丶榜眼丶探花,已經芸芸眾生,沒有人記得了。
三甲共四百零三位進士,世人大概能記得就五位。
平遼總督魏惟貫(魏學曾)丶海東藩司梁乾吉(梁夢龍)丶戶部右侍郎兼鹽政總局都事龐少南(龐尚鵬)丶愚兄我以及湖廣總督賢弟你。
瓊林宴上,賢弟你最年少,身世最離奇。說實話,當時愚兄只是驚歎你的年少而已,目光只盯著狀元丶榜眼和探花那三位。
十年過去,最先脫穎而出的是把女兒嫁給陸炳的趙祖鵬,最後曇花一現。二十年後,讓我等同科望其項背的卻是最年少的王子薦。」
王一鶚哈哈一笑,爽朗的笑聲傳出房間,讓在院子裡等著的沈一貫不由一愣,訕訕地跟李鄂對視一笑。
「時勢造英雄,王某是藉著皇上的東風,託新時代的福,才有今日之成就。鳳磐兄只比在下大八歲,正是壯年,何不攜手一搏呢?」
張四維看著王一鶚,捋著鬍鬚,默然許久,終於說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子薦,你要愚兄怎麼做?」
「鳳磐兄可去武昌,卓吾公還在那裡。那日我與耿楚侗的爭辯,還有他與耿楚侗的爭辯,必定牢記在心裡。
與卓吾公交流之後,文化建設委員會和鳳磐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看著張四維臉上還有猶豫之色,王子鶚不動聲色地說道:「鳳磐兄也是宦海老魚了,知道不進則退的道理。文廟的景緻,可沒有大明門那麼賞心悅目。」
張四維苦澀一笑,認命似地搖了搖頭,「果真是王魚鷹,愚兄而今也進了你的嘴裡,不過愚兄是心甘情願。
好,明日我就去江夏,向卓吾公好生請教,寫出文化建設委員會的來。」
「鳳磐兄,文化建設委員會,高屋建瓴,還在太常寺之上,也當在禮部之上,首先就得有自己的喉舌。」
張四維眼睛一亮:「對,文化建設委員會,必須有自己的喉舌。子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