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第1/2 頁)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跟一女同事在工作上有分歧,語調平和的進行了討論,我不認為是我的錯,她也不覺得她有責任,彼此的語氣都很平和,沒有任何激動的表現,她在離開時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情緒來,然後,她回自己的辦公室,過了一會兒,哭了,我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變成了把女同事欺負哭的惡人!她的部門領導直接找我的部門領導興師問罪,等我的部門領導問起來,我才知道自己犯了這樣的大錯,本著息事寧人的原則,我主動為自己的無知向對方道歉,承認是自己錯了,然後對方欣然接受,又說自己只是淚點低!——我自己的小說中未必沒有這種情節出現,自己真正遇到時卻相當無力!讀者們應該有女生,能不能教教我,下次遇到這種事兒應該怎麼辦?是不是隻要女方一哭,我哪怕認為自己沒錯也得趕緊認錯,不然豈不是連名聲都毀盡了!(就像這次,沒有人在意我們誰對誰錯,只知道我把女同事給氣哭了)線上等,謝謝親們!
☆、196
鑑於皇后有旨意放著,福隆安尋上當年的情敵那拉長林吃了一頓便飯。
與尋常讀書人相比,長林的一大優點是並不迂腐——這一點,從他兩年內從翰林院編修升到翰林院侍讀便能得到印證。
料理這種事,兩個人辦吃力,知道的人多了容易出紕漏,鑑於慶福是輝發那拉氏的長房長子,長林把二堂哥訥蘇肻拖下了水。
訥蘇肻挺討皇后姑媽的喜歡,遇到這種事兒自然要當仁不讓,哥兒倆對頭一商量,訥蘇肻趁著天將擦黑,把曹家父子請到了府中做客,長林這才向平郡王府投遞了拜帖。
除了是宗親王的表弟,長林還是嘉親王的小舅子,哪怕知道這位近幾年在文化圈內聲名鵲起的「小國舅」(國舅的兒子)無事不登三寶殿,平郡王照樣不能輕易把人家拒之門外,即使宗親王壞了事,他還有兩個同胞弟弟在,嘉親王又得皇帝寵愛——皇后的地位不會因此發生動搖。
平郡王慶恆,乾隆十五年襲堂兄平僖郡王慶明爵位,成為克勤郡王世系的第九位襲爵人,論輩分,他得管皇帝喊「太爺」(第一任克勤郡王嶽託為禮烈親王代善嫡長子,因taizu長子褚英坐罪伏誅,嶽託即為taizu長房長孫,所以出現了長房出晚輩的現象),皇子們都是他的祖父輩,雖然如此,就像分別代表著taizu長房、太宗長房的康親王和顯親王一樣,克勤郡王是taizu長孫一房的代言人——眾所周知,長子長孫都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宗族人物,漫說長林這種品級不高的外戚,便是敕封的親王郡王,在他們面前也不敢過於託大拿喬!這也是康親王和平郡王不必刻意討好景仁宮的底氣所在!當年的理密親王,還是名正言順的東宮太子,就因為打了孫子輩的平郡王訥爾蘇,差點兒引起宗親公憤,之後兩次被廢沒有宗室力保,不能說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平郡王並非沒有思想準備,那拉家在這種時候派人過來,肯定與宗親王有關。
當然了,平郡王並不篤定那拉家的三房是不是站在宗親王一頭,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如果宗親王壞事,最大的受益人應該是長林的親姐夫嘉親王,誰又知道嘉親王在這次的檢舉案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心思百轉之際,進入客廳的長林已經向平郡王打千兒行禮:「奴才請王爺安!」
「世兄不必多禮!」平郡王含笑點頭,「請起,上茶。」
長林號稱「鳳門清雛」,平郡王觀他舉止灑脫、談吐有禮,不免暗自納罕:輝發那拉氏果然底蘊深厚,縱無裙帶之運,有這樣的子孫在,何愁不能興盛那拉氏全族的門楣?
兩方閒話片刻,長林起身向平郡王欠身示意:「奴才有幾句肺腑之言上諫王爺,請王爺賞臉察納。」
「世兄客氣!」平郡王揚了下手,左右下人全都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