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第1/2 頁)
寒苓想了一想說:「這事兒我得請示皇上。」
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父母高壽」四個字足以打動乾隆皇帝,李玉遂來傳諭:「皇上請主子娘娘自行做主。」
寒苓吩咐道:「把令貴妃和慶嬪叫來吧!」
十五阿哥永琰背負了令貴妃的全部指望,她是堅決不能同意將兒子交到皇后手中去的:「主子娘娘想把兩位阿哥送到何處做法?」
寒苓說道:「一客不煩二主,既是顯王世子福晉的建議,我的主意,王府有家廟,就讓她辛苦一下吧。」
「這——」開神馬玩笑,京城之中,誰不知道顯親王王府是世子福晉大權獨攬?越活越精神的八旬老王爺(確切地說是七十七歲)只管給孫子當牛做馬(此為實質),世子活脫妻奴一個,連在外過夜的勇氣都沒有,你讓我把兒子交到她的手上去?那跟送給皇后有什麼區別!
慶嬪沒有多想:「嬪妾想陪十四阿哥一起去。」
「我也是這樣想的。」寒苓看向令貴妃,「事情就這樣定了,有什麼不放心的地方,你交代給慶嬪去辦吧!」
「是!」縣官不如現管,事發突然,令貴妃也想不出合適的反對理由,只能勉強應承下來,「臣妾這就去為永琰準備。」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五章就結束了!看來十一之前讓讀者們看到大結局是沒有問題了。
☆、195
永璐永琰卻沒有在第一時間入宿顯親王府家廟。
中元節前夕,京城有白虹貫日的天象出現,京城上下因此人心浮動,皇帝為此取消了已經中止兩年的秋禰之行,寒苓略有踟躇:身為大清皇后、天子之妻,為母子之利屢行算計之事,於人倫天道是背道相馳的。
「白虹貫日為大凶之兆,總不能教皇子在這種關頭出城冒險!」寒苓向令貴妃吩咐道,「咱們之前商量的事兒先擱一擱,過兩個月,教欽天監擬個吉日出來再說吧!」
「是!」令貴妃不大相信皇后會無的放矢,「皇上面前還要勞動主子娘娘去解釋了。」
「令貴妃、穎妃、忻嬪!」寒苓扶著成霜起身,「自即日起,你們要留意物色公主的額駙人選,皇上倘若覺得合適,自然會留意察看,這是關乎公主終身的大事,你們若敢輕慢草率,本宮斷斷不能袖手旁觀!」
「臣妾(嬪妾)謹遵皇后娘娘懿旨!」話題被轉移,令貴妃開始憂心女兒的婚配問題,她和忻嬪具有相同的顧慮:沒養在跟前也是親生骨肉,萬一被點名撫蒙可如何是好。
成霜掐著點兒跟寒苓抱怨:「您是何苦來哉!好心歸好心,人家未必就能領情,當年為了給敬郡王調理身體,花費了您多少心思!如今呢?外頭都是怎麼說您的!這事兒還沒過去,您又在十五阿哥身上淘力氣,誰領您的情啊?依奴才看,有這些時間,您還不如多關心關心咱們貝郡王和十格格,免得兩頭不落好,平白遭受埋怨!」
「孩子又沒招我,你說這些做什麼?」寒苓嘆了口氣,「我也不單是為了永琰,畢竟還牽扯到永璐的將來呢!」
成霜不以為然:「主子,您別怨我說話難聽,像現在這麼著,令貴妃還能本分些,十四阿哥和十五阿哥雖是雙生子,如今站在一處,除了身量,十四阿哥跟貝郡王比十五阿哥還像三分,要讓喇嘛轉了命格,雙生不吉變大吉,人家真就有兩個皇子撐腰了!」
「我原本也不信這些,但皇上近兩年並不十分順遂,萬一有小人饒舌,豈不教永璐枉受委屈?」寒苓捏了捏額頭,「什麼喇嘛道士的,先帝要不是被這些人蠱惑,也不至於——罷了!皇上聽到這些話,指不定怎麼怪我誹僧謗道呢!」
等到萬壽節過後,弘曆主動過問起了為兩個小兒子祈福的事兒:「顯王府還沒有預備妥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