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3 頁)
老人家心裡揣度著楊慎回京之後的冷遇,開口卻開始提內閣上報的各項事宜,語氣從容平淡,彷彿只是來例行公事的匯報情況而已。
皇上靜靜的聽他講完,突然開口道:&ldo;&l;青樓斷紅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r;,這句話是誰寫的?&rdo;
楊一清不緊不慢的抬起頭,緩緩道:&ldo;回陛下,出自楊慎十二歲時寫的《弔古戰場文》。&rdo;
皇帝輕輕哦了一聲,沉默了許久,又開口道:&ldo;那,楊廷和是什麼時候進的宮?&rdo;
老頭兒想了一會兒,才開口道:&ldo;十二歲鄉試中舉,十九歲中進士,正德二年入閣。&rdo;
虞璁想了一會,又陷入了沉默中。
這楊家父子,政治上犯得糊塗與野心且不提,論年少時天賦的綻露,當真是令人無話可說。
雖然說楊一清存意再提攜楊慎兩句,該說不該說的一併講了,但這倒是提醒了他另一件事。
&ldo;楊大人,你說這天下,又該有多少的少年英才?&rdo;
國家正是用人的時候,且不說工商之學還沒有發展起來,等發展起來,那些天賦秉異的少年青年也該傷仲永了。
楊一清沒想到陛下能從楊慎拐彎到這個話題上,愣了下道:&ldo;臣……並不知道。&rdo;
&ldo;朕有個大膽的想法。&rdo;虞璁往前坐了坐,開口道:&ldo;可以出兩路試題,頒發給天下,無論性別年紀,都可以提筆作答。&rdo;
一路試題,自然是高等數學級別的數理題,能有才能和興趣研讀透的,想必在工部也能有不少助力。
一路策論,試題先敘述自己的實業治國論,讓他們根據已有的材料撰寫策論。
現代人的種種作弊方法,在這裡都沒有用。
只要自己出的題足夠難,哪怕當地的豪紳發動一切法子聚眾做題,都未必能得到正確答案。
再說了,等這些人被召到京城之後,他再考一次試,露狐狸尾巴的統統都揍完屁股再滾。
楊一清聽他一五一十的說完大概的說法,面上一片驚駭:&ldo;陛下,這科舉三年一次……&rdo;
&ldo;所以朕想新立奇舉。&rdo;虞璁淡定道:&ldo;科舉要改,但勢必得長遠打算,急不來,在這期間,不如發動全國,把寒門之子也給予早升的時間。&rdo;
他們可能並不瞭解工程學或者商業學,但朝廷什麼人都有,什麼書都有,足夠供他們深造學習。
現在的國家還沒有基礎的大學設定,經濟基礎也不足以支撐各地開設科學院和教育院,只能先想出這種招子,建立一個臨時的天才少年班。
但願徐渭同學能感覺到自己冥冥之中的召喚,趕緊麻溜的滾到京城來。
&ldo;皇上的意思是,將這些試卷封存後發到各鄉,再統一收回京城閱卷?&rdo;楊一清愣道。
&ldo;不錯,&rdo;虞璁點頭道:&ldo;數理題由工部尋人閱卷,政論閱卷交給徐階主管,整體招納新才之事交給楊閣老您,如何?&rdo;
楊一清面露笑意,點頭道:&ldo;如此打算,還算穩妥。&rdo;
&ldo;國庫再撥些銀兩發於驛站,所有通使都選京中從前光祿寺裡裁下的那些人。&rdo;虞璁解釋道:&ldo;朕擔心有豪紳欺壓民眾,搶奪答案或者威壓串通,所以這四處收卷交卷者,最好都是宮裡出去的人。&rdo;
&ldo;內閣自然會再三擇定人選,並定奪監督法令,&rdo;楊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