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女貞舉著一盞燈,為孫太后照明。
孫太后:這是陽和口……過了陽和口……
女貞順著孫太后的手指,把燈又湊近了一點:太后,皇上打勝仗了嗎?
孫太后:唉,哪有這麼快啊。皇上的急報上說,過了陽和口,已到大同了。
女貞:大同不是被瓦剌佔領了嗎?怎麼皇上……
朱祁鈺:皇上的大軍一到,瓦剌就退走了。
女貞欣喜地:哇,皇上這是不戰而勝了。
孫太后卻轉過身來,憂心忡忡地嘆了口氣:唉――
女貞吃驚地看著孫太后:皇上輕而易舉收回大同,太后,你怎麼反倒不開心了?
孫太后:皇上在急報上說,陽和口屍橫遍野,觸目驚心哪。瓦剌太師也先雄才大略,不是好對付的,哀家是擔心他又耍什麼詭計,皇上年輕,又是第一次御駕親徵,就怕建功心切,魯莽從事。郕王,你說呢?
朱祁鈺:兒臣也是這麼想,所以請太后拿主意呢。
孫太后卻為難地搖著頭,顯然也是六神無主。
女貞轉著眼珠子,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奴婢倒有個主意。
孫太后:哦?說吧,什麼主意?
女貞:太后和殿下既然都心中無數,何不去問問於大人,讓他給出出計策。
孫太后吃了一驚,嗔怪地:你這丫頭,怎麼想起於大人來了?他現今可是下在死牢裡頭,軍機大事,那是不得過問的啊!
女貞:太后請勿責怪,奴婢親眼目睹於大人為了朝廷百姓,忠心耿耿,萬死不辭,奴婢深為感動。而且於大人所犯之罪,不過是冒犯了皇上和王公公,其實他說的話,今日倒是都應驗了。
孫太后心情沉重地:那倒是,瓦剌犯邊,於大人是說中了!
女貞:所以奴婢覺得,於大人對征剿瓦剌一事,或許早有見解,太后不妨聽聽他怎麼說。
孫太后沉吟著:唔。
朱祁鈺看著孫太后,小心翼翼地:太后,女貞姑娘說的倒有幾分在理,兒臣也覺得……
孫太后點點頭:走。
19、死牢
死牢裡燭光昏暗,顯得陰森恐怖,一片寂靜。
朱祁鈺、孫太后、女貞三人,在一個獄卒的帶領下,悄悄沿著臺階走了進來。
于謙關押的牢房出現在這三人眼前,他們全都大吃一驚,停住了腳步。
猛一看,于謙的牢房裡根本就沒人,惟有柵欄空蕩蕩地矗立著。
再定睛一看,只見地上有一盞燈在移動,燈光照在那人臉上,正是于謙。
他雙膝著地,趴在那兒,舉著燈,在地上摸摸索索著,神情極為投入、專注,根本就不知有人進來。
朱祁鈺、孫太后和女貞悄悄走近了幾步。這下,他們看清了――
那間牢房的地面上,被于謙佈置成一座軍用地形圖:
茶杯、瓦罐、腰帶、紙張、硯臺、毛筆,乃至碗筷,全成了地形圖上的山山水水,一張張小紙片分別寫著陽和口、大同、紫荊關、居庸關等字樣,貼在這些器具上,一條紅色的小布條和一條白色的小布條做成箭頭,分別代表著明軍和瓦剌軍的行軍路線,指向大同方向。
于謙衣衫不整,手掌和臉上滿是泥土。
女貞眼眶一熱,差點叫出聲來。
朱祁鈺和孫太后也都大為感動,孫太后趕緊上前一步:於愛卿――
于謙抬起頭了,見到朱祁鈺和孫太后,大吃一驚,趕忙從地上爬起來,但他的第一句話,來不及問候朱祁鈺和孫太后,已衝口而出:太后、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