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英宗淡淡地掃了幾眼,微微點頭:唔,甚好,甚好……
各國使節獻上貢禮後,便退到一邊。
排在最後面的是瓦剌使節孛羅,威武挺拔,目含精光,謙恭中露出一絲傲倨,一上來就顯得與眾不同。
他故意慢吞吞地掃視了一眼英宗。
王振感覺到了孛羅桀驁不馴的目光,不由皺起了眉頭,一臉陰沉。
英宗和眾大臣也都感覺到了。
王振把臉一端,尖細的嗓音裡有著盛氣凌人的傲慢:來的可是瓦剌使節?還不快快跪下。
孛羅一見王振,神色馬上變得謙恭起來。
王振又忙向他使了個眼色,孛羅單膝跪下,向英宗呈上一把寶刀:瓦刺使節孛羅,受太師也先之命,特向陛下敬獻蒙古七星傳世寶刀一把。
英宗聽說是寶刀,來了興趣:來,朕瞧瞧。
王振雙手捧上寶刀:萬歲爺請。
英宗接過寶刀,抽刀出鞘,寒光閃耀,愛不釋手地:好一把蒙古七星傳世寶刀!朕謝過也先太師了。
孛羅不亢不卑地:回陛下,我朝深受韃靼部落騷擾之苦,全仗大明庇護,方保無虞,也先太師對陛下感激不盡,這……不過是聊表一點心意而已。
英宗喜滋滋地:唔,這位也先太師,倒知道朕喜愛寶刀啊!
王振獻媚地:萬歲爺年輕英武,文治武功,四海之內誰人不知?奴才猜測,也先太師之意,不外乎寶刀配明主,乃是各得其所呵!
英宗有些飄飄然地:王先生說得在理。這位也先太師,倒是頗懂朕的心意,啊?
孛羅卻又朗聲地:陛下,我朝太師敬獻寶刀,乃是懇請陛下恩准大明與瓦剌和親。
英宗一驚:和親?
孛羅:陛下曾有言在先,將大明公主嫁與太師,永修兩國之好。
英宗臉上有了慍色:這個嘛……
王振見狀,趕忙打圓場:和親一事,改日再議,孛羅,你先回去稟報也先太師……
不料,王振話還沒說完,孛羅已氣呼呼站起來,也不施禮,哼了一聲,轉身拂袖而去。
孛羅的無禮讓眾大臣和各國使節都目瞪口呆。
英宗倒很大度,揮揮手,若無其事地:好了,都收下這些貢禮吧。
王振:是,萬歲爺。
英宗對著各國使節:回去以後稟報你們的國王,今後有何事有求於我朝,我朝定鼎力相助。
各國使節齊向英宗行禮:謝陛下!
英宗的目光掃向眾大臣,似乎是在發布他的外交宣言:如此方顯我大國神威和風度,啊?
眾大臣:皇上聖明!
各國使節退出殿去。孫太后在簾內見到如此景象,也喜形於色。
王振:萬歲爺,奴才還有一喜相報,中秋佳節又快到了。
一 盛世憂患(3)
英宗滿臉歡喜:哦,王先生說的莫非是……
王振不等英宗說完,已大聲宣佈:中秋佳節,乃是當年萬歲爺登基之時,豈非又是大喜?
英宗感嘆地:沒錯沒錯,還是王先生替朕記著。
王振:萬歲爺登基以來,朝中賢臣齊集,王道蕩蕩,政綱齊舉。民間豐衣足食,海外四夷稱臣,八方鹹來朝貢。照奴才看來,就是唐太宗的&ldo;貞觀之治&rdo;,也比不過我朝今日的氣象啊!
英宗故作矜持地:王先生此言過也,此言過也。
&ldo;萬歲爺,奴才決非溢美之辭!&rdo;王振繼續巴結,忽然又轉向群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