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1/2 頁)
兄弟仨熟門熟路來到雞場後門,遠遠的就聞見一股雞屎味兒,珍珍屏住呼吸,六千隻雞的排洩量可不是鬧著玩兒的,難怪她有幾次進後山的時候,刮東南風那幾天隱隱覺著有怪味兒。
「大嫂就在這兒等著,我去問問楊主任,但你沒幹過,可能……」季老二話未說完,珍珍等不及他的吭吭哧哧,「我問你,你們每天殺幾隻雞?」
兄弟仨對視一眼,算了一下,「過節一百隻,禮拜天八十,平時就六十左右。」
「那平均能上七十嗎?」
「能。」
珍珍繞著後門溜達一圈,「那拔下來的雞毛你們咋處理?」
其實,不用問她也猜到了,後門左右兩側都是土坡,腐爛的雞毛髮出惡臭,周圍的野草樹木也比別的地方粗壯,秋天了葉子依然是墨綠墨綠的。
這說明,營養好。
大多數人只知道雞糞是好肥料,家裡養雞的,見到泡雞屎都得摟自留地去,卻不知道雞毛也是頂好的肥料。珍珍專業課上學過,雞毛的含氮量很高,是一種含氮為主的綜合性肥料。
而且,跟動物糞便和化學肥料不一樣的是,雞毛作肥料不會燒根,最適合種菜種花和種果樹!
「這玩意兒又髒又臭,咱都給扔土坡上,場長同意的。」
林珍珍眼睛一亮,那就是不要錢的。
「這樣,以後你們殺完別扔,全給我帶家去,我按重量給你們錢。」
「大嫂你要雞毛幹啥?可臭著哩!」
林珍珍心說,雞毛用處可大呢,別說漚肥好,嫁接的蘋果棗第一年最是需要肥料的生長期,拿去就是雪中送炭,要是漚肥用不完也能做別的啊,雞毛撣子,雞毛毽子,雞毛枕頭,雞毛扇子……
「我給學生做教具用。」
兄弟仨自動預設是毽子之類的玩具,家裡殺雞的時候孩子也會撿雞毛玩,倒是不足為奇。
「但需要你們幫我保密,我準備明年元旦節的時候用教具帶著孩子們上公社表演節目,贏個大獎回來……」
大家連忙點頭,這年代的人啊,集體榮譽感特強,絕對守口如瓶。當然更不可能要她的錢,不說季淵明會做人,每次回來都不忘關照同族兄弟們,讓人如沐春風,就是眼前的「大嫂」也是村小的老師,大傢伙的孩子都是她教的呢!這也是為孩子們好,為生產隊好。
「大嫂你放心,以後我們幫你洗乾淨再帶回去,前幾天扔的還沒臭,得有百來斤吧,你要不嫌棄的話待會兒我們洗乾淨給你帶回去?」
那可真是意外之喜!
一夜之間,林珍珍就成為擁有兩百斤雞毛的人啦!
幸好季家院子大,有足夠的地方將雞毛攤開晾曬。這樣的動靜自然瞞不過狗鼻子的季六娘,她爬牆頭一瞅,害,雞毛啊,也不嫌髒。
季老太一聽珍珍說能做肥料,這滿院子的雞毛頓時成了金疙瘩,這年代最缺啥呀?不就是肥料嘛!這路上啊,撿到泡臭牛屎都是撞大運。
而且,她還無師自通的把雞毛分類,公雞尾巴毛又長又漂亮,頸毛不長但毛色光澤尤其好,有紅的綠的黑的紫的,陽光下還能反射不同的光,至於小絨毛就不用洗太乾淨,反正都是要施棗樹下的。
現在的棗樹已經長得非常結實了,新發的枝芽有小指粗,還有幾顆著急的居然開了棗花。別的酸棗樹果子都快落完了,它們才開花,你就說奇怪不奇怪?
要以前,大家還覺著小女孩子說話誇張,可現在,她親手嫁接的蘋果棗不僅活了,還反季節開花了,讓人不得不感慨「有文化就是好」。
這不,有文化的林珍珍輕輕挖開棗樹根腳的泥土,不能傷及樹根,把雞毛圍著樹根埋了一圈,再把土蓋上,澆半桶水,完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