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1/2 頁)
&ldo;沒有,孫兒背書呢。&rdo;劉琰一邊行禮一邊答道。
太后歪頭往裡間瞧了瞧,蹙眉道:&ldo;背書怎麼不多點幾支蠟燭?壞了眼睛可不值當。&rdo;又叫郭楮,&ldo;我這些日子心神恍惚,怎麼你也懈怠疏忽?這都什麼時節了,琰兒的窗紗還沒換?&rdo;
郭楮跪下請罪,劉琰忙道:&ldo;娘娘息怒,其實半月之前他們就要換的,是孫兒看窗紗還新著,並無破損,那時天也沒暖,就叫他們等一等,真不是郭楮疏忽。&rdo;
太后擺擺手,讓郭楮起來,又說劉琰:&ldo;你這孩子,節儉不在這上頭。天氣暖了,就該換輕薄的窗紗,這樣一則透氣,二來也更透光,屋子裡亮堂,你讀書寫字,才不傷眼。還有,天黑以後,儘量不要看書,非看不可,就多點幾根蠟燭。&rdo;
劉琰連連答應,等太后囑咐完,笑著請太后坐,&ldo;又讓您操心了。其實孫兒剛才沒說實話,您來之前,孫兒手裡雖拿著書,卻根本沒看。&rdo;
&ldo;怎麼?有心事?&rdo;太后明知故問。
&ldo;嗯,孫兒覺著自己白長了十六歲,不但不能為父皇分憂,還讓您時常操心……京華妹妹跟您說了吧?孫兒今日,實在有些失態。&rdo;
太后輕輕嘆息,向他招手:&ldo;琰兒過來。&rdo;又示意郭楮等人退下。
劉琰走到太后身邊坐下,太后伸手在他兩肩之間比了比,笑道:&ldo;你這小肩膀才多寬,就拿自己當大人了?&rdo;
劉琰低頭微笑。
&ldo;京華同我說了,這事兒怎麼能怪你?&rdo;太后跟許京華直言不諱就說怪自己和皇上,到劉琰這裡,卻絕口不提皇上,只說,&ldo;該當怪我才對。&rdo;
劉琰抬頭要說話,太后擺擺手:&ldo;你聽我說。你回來之前,皇上正同我誇京華,說她活潑聰明,又大方懂事,也不知她爹怎麼教出來的,再看看大公主,任性得皇上都看不下去,正這會兒,他們來報,說你回來了。&rdo;
太后望著劉琰,笑容裡滿含慈愛,&ldo;我就說,大公主還小呢,又是女兒,任性就任性吧,不礙的。難道皇上有琰兒這麼懂事的兒子,還不夠?皇上還沒回答,你就進來了,於是他脫口就說了一句,&l;琰兒要是個女兒多好&r;。&rdo;
&ldo;原來如此……&rdo;劉琰心頭壓著的大石,終於挪開,&ldo;那您怎麼還說怪您?&rdo;
若真的只是說笑,就不存在怪誰了。
太后道:&ldo;我要是不提你,皇上也不會說這句。且他雖是有口無心、隨便一說,但身為天子,戲言也有人當真。你覺著傷心,並沒有錯,任誰無緣無故聽了父親這樣一句話,都要傷心的。&rdo;
劉琰先前主動認錯,還存著以退為進的心思,但這句話一入耳,他心裡強自壓抑的酸楚,瞬間湧上,喉嚨也因此哽住,半個字都吐不出來。
太后只做不覺,繼續說道:&ldo;你走之後,皇上大約是怕我說他,主動提起立太子之事。&rdo;
劉琰立即抬頭,直到與太后對視,他才反應過來,不該如此急切,但這時再躲開,亦失於坦蕩,便乾脆這麼看著太后等下文。
&ldo;皇上說,賦役改革如今正值緊要關頭,他還想接著裁汰冗員,朝中風大浪急,如若這時就立了太子,恐怕會將太子也牽涉進去……&rdo;
萬一儲君在風浪中,被捧到皇帝的對立面,剛剛安定下來的帝國,必然又將動盪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