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錢糧(第1/4 頁)
劉必顯坐在將軍衙門的科房裡,面前的桌子上堆滿了案牘文書,幾個商人站在四周,眾星拱月般的圍著劉必顯。
“劉先生,我等適才所議之事,萬望先生助力成全。”一個三縷須的胖子彎著腰,臉上掛著討好的笑容,“若能成事,我等必不敢忘了先生的功勞。”
“茲事體大,必須一起面稟將軍才能定奪,請各位稍安勿躁。”劉必顯端起茶杯了一口,淡淡地說。
“將軍何時回來?”一個高個子中年商人問道,乾瘦的臉上頗有焦急之色。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
楊銘在丁有三的陪同下巡視著難民營地。在劉必顯的操持下,難民的處境已大有好轉。校場上,一排排窩棚整齊地搭建的,難民們按各鄉各里劃分著片區,灶臺也集中起來了,各個片區的管事按天去領糧食,保證本片區每天供應一頓粥飯。至於掏溝挖渠,搬運柴禾,清除垃圾等必不可少的工作,由管事安排難民們輪流出役。
當然,每天這一頓免費的粥飯只能保證人不餓死,想吃飽吃好,就得找活做。城牆已經修好了,校場邊上的房屋還在趕著工,大群的難民圍在工地外面希望能找到活幹只要能幹上活,不僅管飯,還有工錢拿。
丁有三手下的家丁更多了,除了隨楊銘進城的那隊人馬中投充了一百多名家丁之外,廿二日進城的難民中投充家丁的更是人滿為患,以至於讓丁有三在精挑細選之餘,為到底留下哪個而大傷腦筋。按照楊銘的指示,家丁要求身體強壯,老實忠厚。那些油腔滑調,奸詐怯弱的人一概不要。可是來報名的人太多了,以至於丁有三不得不請示楊銘增加和提高了標準。
一行人在難民們的跪拜感頌聲中穿過校場,出了校場口沿大街向南幾十步,來到向陽巷。巷口鄰街開著幾家鐵匠鋪和弓箭店,這些匠人平時主要是做駐軍的生意,為兵士們維修兵器和弓箭。
鐵匠鋪的門口擺著熊熊的炭爐,赤著上身的鐵匠鉗起一塊燒得通紅的鐵錠,置到砧板上,揮起鐵錘,用力地砸下,發出一陣叮咚的聲音。砧板上的火星四散地濺射著,有幾顆濺到了鐵匠的身上,在汗水裡滋的一聲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旁邊的聚元記弓箭店裡,一個腰上掛著皮製箭囊的軍士站在櫃檯前,看著櫃檯內的匠人修整他的角弓。那匠人年紀很大了,佈滿老繭的手握著弓梢,在一盞罩著銅罩的油燈上烘烤著。火候一到,老匠人迅速地將角弓壓在一架形似古箏的木板上,用力的扳著弓身,又舉起角弓迎亮眯著眼睛看。反覆數次,覺得滿意了,將角弓遞給櫃檯外的軍士。
軍士雙手握著角弓的兩梢,來回試了試勁道,從箭囊裡取出弓弦掛在下弓梢,然後將下弓梢扣在左腳的腳踝,右腿跨過弓腹頂著,右手握住上弓梢用力向內一扳,左手一搭,嗡地一聲弦已掛好。
“好一個回頭望月!”楊銘輕聲地讚歎道。在上一個世界裡,楊銘也玩過反曲弓,這個回頭望月的上弦動作他是知道的,但用於重弓楊銘自己是做不到的,只能藉助專用工具。
那軍士轉過身來,看到丁有三和楊銘,立即單膝跪地,拱手道:“小的謝慶元見過楊將軍、丁總爺。”顯然,楊銘那身奇怪的迷彩服和凱夫拉頭盔,讓這位軍士猜到了丁有三身邊這人的身份。
“不必多禮,請起。”楊銘伸手託了託軍士的胳膊。
“這弓幾力的?”楊銘問。
“回將軍的話,小的用十二力的弓。”謝慶元答道。
十二力,這已經是後金精銳白甲兵的水準了。楊銘從謝慶元手中接過弓,雙手挽著試了試,力度非常大,就算以楊銘的軍人體格,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也是沒辦法拉開這張弓的。
“好弓。”楊銘看著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