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第3/4 頁)
武將中,李大亮朗聲道:「難道要你們這些言官與他們講道理嗎?你放眼關外,有多少能聽懂你們的禮教春秋,還不是靠爺爺去打!」
有言官道:「我等論的是威服西域,爾等匹夫只知打打殺殺。」
「你放屁!那是兵法!」
「你!」
今天的早朝異常精彩,李承乾看得盡興,整個人精神不少。
李世民沉著臉道:「召侯君集來。」
太監高聲呼道:「召侯君集將軍入殿!」
話音剛落,朝堂上便安靜了下來,所有朝臣武將噤聲。
侯君集穿著一身單薄的布衣,沒有披著甲冑,赤著腳低頭走入殿中。
李世民頷首道:「說吧。」
群臣的目光集中在這個西征的大將軍身上,侯君集作揖行禮道:「末將出徵青海,所謂殺降乃是伏允族人叛亂,末將一度善待他們,可他們得知伏允已死,便拋棄我唐軍好意,聚眾叛亂。」
魏徵道:「可有人證?」
「有!」侯君集的語氣很平靜,他沉聲道:「臣押解吐谷渾可汗之子來長安,他可以作證!」
李承乾狐疑地看著這個神色平靜的大將軍,再用餘光看了看父皇。
魏徵道:「請陛下召見伏允之子,當殿對峙。」
李世民頷首示意召見。
隨著太監又一聲高呼,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被押到太極殿,他赤著還沾有黑泥的腳,在殿內跪下,黑中泛黃的頭髮亂得像雞窩。
這個伏允的兒子跪拜道:「罪臣拜見天可汗!」
他的聲音很大,整個人拜伏在地。
魏徵質問道:「侯君集是否殺了你們吐谷渾的降軍?」
伏允的兒子拜倒在地上瑟瑟發抖,他鼻子與臉幾乎貼著地面,回道:「是族人降了之後又反叛,大將軍幾次勸告,幾次勸降,他們不聽,大將軍還過問罪臣,都是族人頑劣,讓唐軍蒙羞,罪臣萬死難贖。」
聽著像是提前準備過的話,李承乾便沒了興致。
最後皇帝罰了侯君集禁足一個月反省,賜還伏允的兒子慕容姓,從此叫慕容順,往後居住長安,留四方館入學。
朝局還是掌握在皇帝手中,這裡發生的一切都是皇帝想要的結果。
帝王手段在這個太極殿,在朝堂上會被無限地放大。
吐谷渾與大唐的戰爭,到了現在留下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歡喜的結果,這也是皇帝想要的結果。
直到下了早朝,李承乾揣著手蹙眉走出太極殿,耿耿於懷,其實這件事應該,大抵上再處理一下,能夠有更好的結果?
再怎麼說,即便是侯君集做得有些過分了,皇帝還是罰了他的圈禁,並且命他反省思過。
不論是面子,道理,賞罰分明,還是關於道德與公平,都給足了。
天可汗依舊是個受四夷臣服,受人愛戴的天可汗。
至於吐谷渾戰場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怎麼收場的也就不會有太多人在乎了。
一件事要在史書上記錄詳細是很難的。
感受到父皇能將朝堂全域性掌握在手中的強大手腕,這位父皇終究是強大的。
至少經歷了武德到貞觀的過渡,再到貞觀這幾年的沉澱,直到現在貞觀七年,越來越多的老臣離開朝堂。
其實從那時候開始,房相執掌朝政,長孫無忌,魏徵悉數佔據關鍵的位置。
父皇的大手已經完全掌握朝堂,也正是這位皇帝權力最鼎盛的開始。
至於今天的結果,李承乾又覺得好像也沒什麼不能理解的。
「承乾,你來啦。」
聽到爺爺話語聲,李承乾拿起武德殿前的弓,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