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臣議事"(第4/5 頁)
侍從已經在外庭準備好了一頂精緻的軟轎。
“陛下,太子殿下,大王子殿下!”
劉啟聽到這聲音,認出這些太監和宮廷侍從中的領頭人其實是季百恩。
實際上,季百恩的樣貌頗為引人注目。他身材高大而勻稱,臉龐清秀如晴空,身上的盔甲增添了一絲戰士的氣概,使他顯得既有能力又天賦異稟。
“下來吧!”劉盈輕聲吩咐。
附近的僕人高聲宣告,“王子殿下啟程了!”
即使在宮中,這支隊伍也顯得頗為壯觀,因為其中彙集了近一百名太監、宮廷侍從和衛士。
隊伍後方,一位身著藍衣的僕人昂首闊步,揮動著手臂,發出輕微的嗡嗡聲,彷彿在催促前行。
沿途,無論是花園中忙碌的園丁照料著繁花似錦,還是宮殿內勤奮的侍從清掃著塵埃,他們皆背對道路,靜靜地堅守崗位。
平民百姓自然無幸得見太子或大王子的風采。
隨著隊伍的緩緩行進,劉盈親切地轉向隨轎而行的季百恩,關切地詢問:“我的孩子,你近來的學業進展如何?”
“陛下,自我從職位歸家以來,我始終勤勉於書卷之間,未曾有絲毫懈怠。”季百恩恭敬地回應。
劉盈點頭表示讚許,“在貴族子弟中,能夠如此重視武藝修習和對教育重要性有著深刻理解的,實在是難得一見!”他讚許地說,隨後又問及:“你的箭術進展如何?”
“在宮中擔任貼身侍衛之際,我的箭術已是眾人之中最為出色!”季百恩自信滿滿地宣稱。
“極好!”劉盈愉悅地拍掌稱讚,“若真如此,你不負你高貴祖先的榮耀,也不負皇家前輩的名聲!”他讚歎不已,繼而轉向劉啟,“在外的親族與貴族中,季百恩實乃鳳毛麟角,既擅武藝又通文學,頗具將帥之才。他雖目前僅為太監守衛,但在不久的將來,待積累更多經驗後,必將成為我漢朝的棟樑之材!”
季百恩迅速回應,“陛下,我實在擔當不起如此崇高的讚譽。我們漢朝的創立來之不易,作為皇室的旁支親屬,我時刻銘記祖先的艱辛與臣子的本分。我定將竭盡全力服務,以回報祖先的深恩!”
這番話語讓劉盈連聲點頭,深感讚許。
“這傢伙,言辭鑿鑿,彷彿真的如此!”劉啟心中暗想,若是不瞭解歷史的真相,很容易被季百恩的動聽之詞所迷惑。
在漢朝歷史上,未來的趙國公,戰神季百恩——字伯公,乳名柴娃——這個名字代表著傳奇。
作為劉氏家族的旁支後裔,柴娃是老皇帝親姐姐的侄子,其祖先與當朝皇帝均被追封為公爵。他本人也深受兩代皇帝的青睞和重用。
然而,戰場上的他揭示了真實的自己;他率領的四萬九千騎兵,曾被劉禳僅有數萬人的軍隊追擊並遭受毀滅性的打擊,損失慘重。儘管如此,建武皇帝對他依然信任有加,從未說過一句嚴苛之言。
最終,當劉禳引領他的軍隊踏入首都之際,他竟背叛了君主,親自開啟城門,跪地迎接劉禳的到來。隨後,他在永樂時代繼續擔任低微的官職,卻態度傲慢。然而,他的結局並不美滿,最終在劉禳的擊敗下隕落。
這一幕不禁讓他的思緒飄得更遠。
燕帝,劉禳,他的三叔。
在這具身軀中保留的記憶中,他目睹了劉禳那溫暖而友好的笑容。
記憶中的劉禳,每當面對劉盈,總是展現出極大的敬意,眼中更是洋溢著濃濃的親情。歷史上記載,劉禳被視為呂后的合法子嗣。然而,事實上他是碩妃所生的幼子,在母親過世後,由呂后悉心收養並培育成人。
與劉盈的溫和不同,劉禳顯得尖銳且果斷。即便在動盪的日子中,他也有志追隨偉大的漢朝將軍亞將博,橫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