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2 頁)
我們的祖先創業艱難,寸土寸金,得之不易。但在1871年,伊犁這樣一片美麗的土地,卻被一個叫做沙俄的強盜趁火打劫,強行佔領。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在解決了外賊阿古柏的侵略之後,收回伊犁主權的問題也開始提上日程。1878年,清廷任命吏部侍郎崇厚為出使俄國頭等欽差大臣,赴沙俄彼得堡談判收復伊犁事宜。
崇厚出身滿洲貴族,本是八旗鑲黃旗人,曾任三口通商大臣並署理直隸總督。1871年天津發生教案後,崇厚被清廷派赴法國&ldo;謝罪&rdo;,是清廷裡極少數出過洋的人。
伊犁草原
不過,據當時的出使英國大臣侍郎郭嵩燾(相當於駐英大使)說,他曾在巴黎和前往俄國的崇厚見過一次,問起崇厚對西洋各國的印象,崇厚嘖嘖嘆道,洋鬼子的船堅炮利,兵力強大,實在可畏。郭嵩燾問他有無伊犁談判的具體機宜,崇厚光扯些&ldo;伊犁重地,豈能不收回&rdo;之類大話,看起來信心滿滿,完全不在話下。郭嵩燾心想伊犁如此大事,崇厚竟把問題想得這麼簡單,對外交又如此矇昧,恐怕要壞事。
果不其然,崇厚抵達彼得堡後,俄國人假意好生招待,以試探他的底細,後來發現此人在外交事務上根本就是個大笨伯,對俄國人的險惡用心懵懂無知,完全被俄國人牽著鼻子走。崇厚在彼得堡好吃好喝了大半年,最後在沙俄脅迫和欺騙下,擅自與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爾斯簽訂了《裡瓦幾亞條約》十八條(另有《瑗琿專條》、《兵費及恤款專條》、《陸路通商章程》十七條)。
崇厚所簽的《裡瓦幾亞條約》,名義上把伊犁歸還中國,但需要賠償&ldo;代收代守&rdo;伊犁兵費及恤款500萬盧布(合銀280萬兩),而伊犁西境霍爾果斯河以西、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以及塔爾巴哈臺(今新疆塔城)地區齋桑湖以東本屬於中國的土地,統統劃歸了俄屬。如此一來,伊犁實際上已成&ldo;彈丸孤注,控守彌難&rdo;的殘破孤城。這樣一個孤城,卻還要花近三百萬兩白銀來贖回,豈不荒唐?!
另外,《裡瓦幾亞條約》還規定:俄商在蒙古、新疆的貿易免稅;通商路線增開三條;由陸路運入天津、漢口的俄國貨物,進口稅則較海路運入者減低三分之一;俄商在嘉峪關、烏魯木齊、哈密、吐魯番、古城、科布多、烏裡雅蘇臺等七處增設領事。
虎口奪食,伊犁談判曲與折(2)
據說崇厚為了急於回國處理家事,在總理衙門已經電令不準簽字的情況下,居然回電說該條約已經締結,並於1879年10月2日擅自在條約上簽字,隨後又未經奉旨就擅自回國。
條約送回國內後,輿論大嘩,國人皆曰崇厚可殺。清政府也覺得此約&ldo;流弊甚大&rdo;,拒絕批准,並將崇厚革職拿問,要處以死刑。正好當時左宗棠剛剛平定新疆阿古柏之亂,大臣們紛紛主張對沙俄採取強硬措施。
沙俄聽到清政府拒絕批准條約的訊息後,在我國東北和西北邊境集結了大量兵力,並派遣艦隊在中國海面示威,以發動戰爭相威脅,進行外交恫嚇,妄圖逼迫中國就範。
當時出使英國的郭嵩燾已經回國,他上書朝廷指出:現在的麻煩,是崇厚在懵然無知的情況下,已經簽訂了條約,如果我朝先允後翻,可能會引發更大的衝突。對於朝中主戰的意見,郭嵩燾認為不到非不得已,不應輕言開戰。沙俄不是阿古柏,一旦戰事爆發,費財費力,曠日持久,恐難預料。何況,以目前大清帝國的實力,未必能和沙俄抗衡,一旦戰敗,恐怕要喪失更多的領土,倒不如先用外交手段,酌情而定。
歷史證明,郭嵩燾的意見是明智的,十多年後,大清帝國連日本都搞不過,如果此時真和老毛子乾的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