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2/2 頁)
三十五子、二十個女兒;雍正帝有十六子、八個女兒;到了道光帝只有九子(其中前三子夭亡)、十女;而鹹豐帝只有兩子(次子夭折)一女;到了同治、光緒和宣統,這最後三個皇帝在已經成年的情況下,竟然都沒有一個子女。
天亡大清!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天意!
既然鹹豐只有一個兒子載淳,那秘密立儲就沒有任何的意義,載淳成為當然的皇位繼承人。但當時載淳只有六歲,無法理政,彌留之際的鹹豐經過仔細考慮後,下了兩道口諭:
一、 皇長子(載淳)立為皇太子;
二、 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
鑑於大臣擅權的歷史教訓,鹹豐又將兩枚隨身印章&ldo;御賞&rdo;與&ldo;同道堂&rdo;分別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和兒子載淳,作為皇權的象徵。這就是說,在皇帝年幼尚不能親政時,以皇帝名義下達的諭旨,必須在諭旨前加蓋皇后持有的&ldo;御賞&rdo;印;文末則鈐印&ldo;同道堂&rdo;印,這樣的諭旨才有效。
因載淳年幼,他的親生母親慈禧太后順理成章地代理了鈐印之責。這樣,朝政的運作就形成了兩宮太后代政和八大臣輔政的平行體制。鹹豐帝臨終時精心設計的權力分配方案,其實是想透過多方牽制達到權力的制衡,以確保皇權不會旁落。
但這樣的安排,要求雙方通力合作,這對於專制王朝來說,顯然不太現實。就皇權一方來說,慈安太后不識漢字,對政治也不感興趣,&ldo;見大臣訥訥如無語者&rdo;;實際上皇權一方只有二十六歲的慈禧太后一人;而八大臣一邊,則以肅順為核心。慈禧太后和肅順兩人都是強勢人物,怎麼可能通力合作?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