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2 頁)
文官好戰,外行指揮內行,後果當然很嚴重。
福州船政大臣何如璋更倒黴。馬尾海戰風雨飄搖之時,何大人嚇得躲進安施氏祠,誰知鄉人為了將他趕走,竟然連祠堂也給燒了。何如璋沒辦法,只好連夜逃走投宿到洋行。第二天早晨,何如璋入城後想住到兩廣會館,結果又被商人們驅逐,真可謂是狼狽不堪。(羅惇曧:《中法兵事始末》)
8月24日上午,法國艦隊又持續炮擊了馬尾船廠達5小時之久,船廠廠房、倉庫和一艘尚未完工的巡洋艦遭到了很大破壞。本來為了防止法國人奪取馬尾船廠,清軍已經埋下地雷準備炸毀,但當時風雨大作,引線沒有點燃,而後來法國艦隊轟擊時離得太遠,破壞效果有限。戰爭結束後,船廠經過維修後又恢復了生產,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在炮擊馬尾船廠後的幾天裡,法國艦隊又將兩岸炮臺全部摧毀後才駛出閩江,至此馬尾大戰結束。遭此大挫後,清政府譴責法國&ldo;專行詭計,反覆無常,先啟兵端&rdo;,決定對法正式宣戰,發動反擊。
9月中旬,孤拔率軍艦5艘,副司令利土比率軍艦3艘,分別進攻臺灣的基隆和淡水,企圖佔領這兩處後分進合擊,進軍臺北。劉銘傳鑑於臺灣的兵力不足,便決定放棄基隆而堅守淡水。10月1日,法軍在軍艦的掩護下攻佔了基隆。法軍攻佔基隆的目的,是想佔據當時已經開發的基隆煤礦,以補給他們的燃料需求,不過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清軍早已在法軍到達之前將煤礦破壞,法國人得到的只是一片荒灘廢墟。
法國人更沒有想到的是,本以為是閒庭信步的淡水登陸戰竟然遭到慘敗,法軍非但沒有佔領淡水,反而傷亡了上百人,最後只能狼狽地逃回軍艦。法軍佔領基隆一隅,無法深入,只能轉而對臺灣實行海上封鎖。
1885年初,法國艦隊跑去騷擾浙江鎮海,截擊南洋水師由上海往援臺灣的5艘軍艦。其中,澄慶、馭遠兩艦由於航速較慢,脫離艦隊就近避入了浙江石浦,被7艘法國軍艦追上,後來這兩艘軍艦被法艦的魚雷擊沉。
另外三艘巡洋艦,開濟號、南瑞號和南琛號,因為速度較快,而且當時海上大霧瀰漫,從而擺脫了追擊的法國艦隊,避入岸防嚴密的浙江鎮海口。
在擊沉澄慶、馭遠兩艦後,法國艦隊離開石浦,在得知&ldo;開濟&rdo;等艦停泊在鎮海口後,便又前來進犯鎮海,清軍在浙江提督歐陽利見的指揮下,沉著應戰,在守軍猛烈的炮火中,法國人多次襲擊非但沒有成功,自己的旗艦反被擊傷,連指揮官孤拔本人也在炮戰裡中彈,最後只得悻悻然撤離鎮海,南撤後轉而攻佔澎湖島。
基隆退敵,馬尾飲恨(4)
不久,孤拔就因傷客死他鄉,死在浩瀚海水包圍的澎湖孤島,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海戰的硝煙逐漸散去。欽差大臣張佩綸、閩浙總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建巡撫張兆棟四人,後來被鄉人戲稱為&ldo;兩張沒主張,兩何莫奈何&rdo;,群眾的眼光,果然是雪亮的呢!
晚清外戰第一捷,鎮南關老將雄風(1)
對法國正式宣戰後,清廷考慮到敵我的實力對比,制定了&ldo;海上防守、陸路進攻&rdo;的戰略計劃,正當法國艦隊進攻臺灣、騷擾鎮海的時候,清軍也開始著手在越南北圻向法軍發起反擊。
當時越南的陸戰戰場主要分為西線和東線:在西線戰場上,主要由滇軍和黑旗軍聯合進攻,奪取被法軍佔領的宣光城;在東線戰場上,則是由桂軍負責進攻諒江和太原,隨後與西線清軍會師,聯手會攻北寧和河內的法軍。
西線的進展開始不是很順利,自1884年10月底,滇軍和黑旗軍進軍到宣光城下,隨後朝廷特派員唐景崧也募兵四個營前來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