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第2/2 頁)
崩。
葉青已經想好了,等下鄉後,她要靠自己專業的醫學知識技能,爭取混進公社衛生站,吃上國家糧。
但這事兒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辦成的,她必須一步步小心算計慢慢謀劃。
畢竟她對外的身份,只是個初中畢業生而已。
一個初中畢業的下鄉知青,誰會相信她懂藥理會醫術?誰又敢把身家性命,交到一個連高中都沒念過的黃毛丫頭手上?
所以她必須要從下鄉開始,就給大眾灌輸一個她自學能力很強的強烈記憶點,同時讓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對醫學感興趣,這樣等將來她去自薦當醫生的時候,才不會顯得突兀。
葉青來的是西城區一個廢品中轉站,比各街道設定的廢品回收點要大上許多,但許是因為她來得太早,廢品收購站還沒到上班時間點,裡面就只有一個管倉庫的老頭在。
一聽葉青說要來弄點廢紙回去生爐子,那老頭頭都沒抬,丟下一句“報紙三分錢一斤,書本五分錢一斤”,然後擺擺手就讓她進去了。
說是倉庫,其實就是搭起來的棚子,每個棚子裡擺放的廢品各不相同,分門別類工作做得那叫一個細緻,後世的垃圾分類跟這個時期比起來,那都是弟弟。
葉青很容易就找到了書籍擺放區,這一進去,琳琅滿目的書就直看得她眼花繚亂。
葉青站在棚子裡足足愣神了半分鐘,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入手。
主要是,剛整完破四舊,民國前的那些古醫書大多都銷燬了,就算有少數幾本沒被銷燬的,也沒人敢大喇喇地拿出來,怕被扣上封建毒瘤的帽子。
這也就意味著,葉青可選擇的醫學相關的書籍很少。
好在這個時代,出了一本暢銷書——全民健康指南《赤腳醫生手冊》。
這本書作為赤腳醫生的培訓教材,絕對是半農半醫鄉村醫生學習基礎醫療手段的首選書籍。
許是因為暢銷百萬冊的緣故,這本書不光新華書店有買,在廢品站這邊葉青也發現了好幾本。
不過這玩意兒要多了也沒用,葉青就從裡面挑選了一本品相最好的。
只是,光有這一本大部頭裝點門面肯定是不夠的,找不到出版物,葉青只好改變思路,將目光投注在油印資料和手抄筆記上。
她運氣還真不錯,找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竟真讓她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發現了一摞線裝手抄本。
這摞書從外面看很是簡陋粗糙,用的還是那種白色的縫衣線,針腳也歪歪斜斜寬窄不一,應該是抄書的人自己縫的。
但一看到封皮,葉青頓時如獲至寶。
《冀北中藥手冊》《快速針刺療法》《醫學見能》《金塘縣聯合醫院學術活動資料》,這四本書,光看名字就知道,都是跟醫學有關的書。
葉青趕忙用力把這四本書從那堆書裡面抽出來。
結果這一抽,把上面壓著的一本紅色封皮的書也一塊兒順了出來。
那書砸在葉青的腳背上,書頁都散開來,她下意識就蹲下身去撿。
這一撿,葉青的表情就不由得露出了幾分古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