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5 頁)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註釋】善為道者:在修道方面有造詣的人。微妙玄通:見解精微,奧妙通達。
在修道方面有造詣的人,因為他們能理解、掌握事物的客觀規律,行動與客觀自然完全相通,所以能無往而不利,這樣就使得他們的學識似乎深奧得令人難以認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註釋】正因為其學識深奧,難以認識,所以只能勉強描述一些他們為人處事的一些態度概貌。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註釋】豫:遲疑猶豫,意謂謹慎小心。猶:慎懼的樣子。
在修道方面有造詣的人,其探索、遵循客觀規律來處理事物時,始終都不敢有一點放肆,唯恐出現差錯。其謹慎小心就象踏薄冰過河,其瞻前顧後就如同怕影響了四鄰。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所以,一個執迷不悟的人,最糟的一點就是他誠懇的執著,世界最大的麻煩就在於,蠢材十分肯定,而智者卻滿腹狐疑。
【漫談】任何理論,既便是多麼成熟,都只不過是朝向真正自然結構的接近,我們應該將現有的知識視為實質上是暫時的,可以作為現階段行動有用的參考,不過有可能被將來的實踐所證偽的東西。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就是實踐檢驗真理、使理論得到補充、糾正、豐富和發展的科學依據。故此,人們現在已不再宣稱科學揭示的是關於自然的絕對真理。
我們要時刻防止將〃偏見〃誤作為〃正見〃,也不要將現在揭示的〃暫見〃僵化為〃成見〃,更不能〃堅定不移〃地將既便是〃正見〃視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對真理。因為,任何理論都有自己的適用範圍,超出範圍的肆意延伸,或進行任何偏面的斷章取義,或有選擇地強調科學理論的某一方面,就會將其引向荒謬。
例如,19世紀後期的非達爾文理論,通常帶有進步論者的色彩,並隱含著神學觀點。它們認為,進化具有向某一特定目標發展的傾向,如同胚胎向著成熟發育一樣。認為人類胚胎的進步式成長只不過是以微縮的形式重演了生命遵循創世普遍計劃的宏大進步路徑。海克爾提出,自然機制將會使某些祖先階段的成體形態保留在其現代後裔的胚胎生長中。只要博物學家小心謹慎,還是能夠甄別出那些可以代表過去進化階段的胚胎結構。正是由於海克爾濫用了這種〃生物發生律〃,導致人們一度相信進化論只是限於尋找這種胚胎學的平行。而只有當孟德爾遺傳學摧毀了這種類比的合理性後,真正的、唯物論的進化論才得以流行。
又例如,在20世紀20年代,有人因對達爾文進化論的曲解,有選擇地強調了其理論的一個方面,從而將其導向了生物決定論。他們認為,人類天生就有優、劣,這是環境無法改變的。倡導國家有責任控制不適應公民的繁衍。這種觀點曾導致了從本世紀初開始的所謂〃優生〃運動:許多北美和歐洲國家制定法律,那些被認為智力低下的人、犯罪的人要絕育,以改良人種,這一運動的高峰就是希特勒的〃優生論〃。希特勒對人類的屠殺不是從猶太人,而是從對本國的殘疾人開始的。認為殘疾人就是〃劣生〃,浪費國家資源,因此第一步是絕育,第二步是安樂死。隨後屠刀指向了吉卜賽人和猶太人。納粹將這種種族形式的達爾文主義發展到了極點,認為雅利安人是人類的最高型別,註定要統治這個世界,而其他種族則被蔑視為次等的人,只能受到奴役,或者遭到滅絕。宣稱這理論就是真理,以致那時在德國,訓練有素的德國醫生在參加種族滅絕時卻把他們自己看作是社會的〃醫治者〃。納粹的行為向我們敲響了警鐘,那就是對所有宣稱為真理的知識,必須保持清醒,在一元化的社會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