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1/3 頁)
父子和母子
從四方驛館離開後,朱翊鈞轉回裕王府。
今天是一旬一次,回裕王府的日子。
一行剛到裕王府,兩位內侍在側門張望,連忙上前來迎接。
「奴婢見過世子。」
「母親大人叫你們在這裡候著?」朱翊鈞問道。
「是的。王妃娘娘一早就盼著世子回來。」
「好,你們先去給母親報信,我去拜見完父王就過來。」
「是。」
兩位內侍歡天喜地地離開。
朱翊鈞原名朱翊釴,是裕王第一位王妃李氏所生的嫡長子。李氏病逝,裕王續娶陳氏為王妃,無子,悉心撫養朱翊釴,他生病又全心照顧。
朱翊釴「死而復生」,被嘉靖帝賜名為朱翊鈞,立為裕王世子後,與陳氏的關係更加親近。
朱翊鈞知道,他在裕王府也必須有人撐他。
父王不是很靠譜,無子的嫡母陳氏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互相依靠。
而且陳家和李家還結了親戚,親上加親。
朱翊鈞從側門走進裕王府,昂首挺胸。
一路上屬員丶雜役丶婢女丶內侍,紛紛站立路邊,恭聲問安。
朱翊鈞微笑著一路點頭,直奔王府中廳。
便宜老爸丶裕王朱載坖在中廳裡坐著。
他今年二十六歲,長圓臉,與嘉靖帝有六分像,但是相貌要柔和許多。不過臉色有些暗淡,雙眼微浮腫,掛著一對淺淺的眼袋。
自己的父王,在美色這塊,把持不住啊。
朱翊鈞提起前襟,走到朱載坖跟前,噗通跪下,磕了三個頭。
「兒子朱翊鈞拜見父王。」
「鈞兒快起來。」朱載坖笑呵呵地說道,右手虛抬。
「謝父王。」朱翊鈞一骨碌爬起來。
「坐,我們父子倆坐著聊。」朱載坖指了指左下首的座位。
朱翊鈞坐下後,朱載坖眼睛轉了轉,像是在心裡現想話題。
「父皇可還好?」
「回父王的話,皇爺爺龍體安康。」
「你每日讀書功課如何?」
「回父王的話,這一旬,我跟叔大先生(張居正)讀了四天論語,跟著石麓先生(李春芳)讀了三天《詩經》,跟著時良先生(潘季馴)讀了三天《漢書》,頗有心得。
先生們每日都有作業,兒子都用心完成,成績都是中上以上。作業和成績都會呈於皇爺爺御覽,然後留檔於內庫。」
朱載坖點點頭,「那就好。伱是裕王世子,也是父皇的嫡長孫,父皇也十分重視你的學業。只是治學以經義為第一要,詩詞和其它雜書都可以緩緩。
把聖人學問學好學精,打下好基礎,有閒再去學詩詞雜書也未嘗不可。你現在啟蒙,正是打基礎的時刻,經義還是要好好讀,一旬讀八天九天都嫌少。
這點你務必要向父皇呈明,就說你讀聖人經義,有所領悟的。這樣說,父皇會更喜歡你的。」
聽著父王朱載坖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朱翊鈞心裡好笑。
真當我八歲孩童,隨便忽悠。
你自己讀聖賢書讀傻了,現在也想把我忽悠傻?
你想讓我專心致意攻讀「聖人經義」,卻畏於我的學業課程是皇爺爺安排的,不敢當面向你的父皇提要求,慫恿我去撒嬌,把學業課程按照你的意見改過來。
父王,你的擔當呢?
再說了,現在的學業課程是我在皇爺爺面前「撒嬌」爭取到的,怎麼可能再撒嬌把它改過來呢?
「父王,兒子跟皇爺爺說過,只是他只聽不說,兒子也沒辦法。」
我就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