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倒嚴第二刀(第1/3 頁)
倒嚴第二刀
「孫兒,你的意思是派宮裡內侍去東南,把絲綢丶瓷器丶茶葉都管起來,直接賣給西洋人?」
在嘉靖帝心裡,文官靠不住,那就只能信任身邊的宦官。
皇爺爺,不行啊,你要是學你歷史上的孫兒萬曆帝,到處派太監收稅,不僅錢沒收到,還會惹得天下沸騰。
文官們會拼死反對的,說不得又是一場類似大禮議的正治風波,然後便宜了嚴黨。
再說了,太監這些沒根的傢伙,更壞,更貪錢,更沒節操,他們吃得滿肚子都是油,罪名卻要皇爺爺伱來承擔。
「皇爺爺,派內侍辦這件事,恐怕不行。朝廷百官會以有違祖制上疏反對。」
「那你是怎麼個想法?」
朱翊鈞在身邊三年,嘉靖帝知道他心智早熟,非常有主見。
「皇爺爺,胡部堂不是要去福建剿除倭寇嗎?這是涉及東南安危丶福及千萬百姓的頭等大事。不如以此為理由,成立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專為胡部堂籌集糧餉。」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嘉靖帝念著這個名字,「成立新衙門,還是得經過內閣,吏部,需要地方協辦,最後還是換湯不換藥啊。」
「皇爺爺,請聽孫兒往下說。」
「你說。」
「這次朝廷不出面,是東南百姓,農學商工,聽聞胡部堂剿除福建倭寇缺糧缺餉,於是紛紛踴躍募捐,獻出絲廠丶茶山丶瓷器場,用為軍資。
皇爺感念百姓義舉,下詔褒獎,又說這些錢財供軍資不夠,不如作為資本,以商號的模式經營起來,賜下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的招牌,以致仕官員為主,內侍丶商賈為輔,再賜下海商專營權。」
嘉靖帝眼睛一亮,喃喃地念道:「海商專營權?」
「是的皇爺爺,就是特許與海商買賣的權力。所有海商,不管東洋西洋南洋,只能跟擁有海商專營權的商號做生意,每筆買賣抽取一定比率稅銀,用作福建剿倭糧餉。
其餘的都是非法,都是在走私偷逃朝廷課稅。胡部堂在剿除倭寇海盜的同時,也可以把這些非法之徒剿了!資產充公!」
嘉靖帝眼睛更亮了,他一下子就聽出來海商專營權蘊含的巨大財富。
以前嚴黨丶以及東南官紳富甲天下,跟把持著與海商貿易往來有莫大的關係。
胡宗憲聽得小心肝噗通亂跳。
他久在東南,知道這裡面的水有多深。
他小心地說道:「陛下,殿下,我朝祖制有禁海令。」
正是因為禁海令,東南倭寇才越鬧越兇,最後真真假假,為禍東南十幾年。
嘉靖帝看著朱翊鈞。
朱翊鈞微笑著說道:「胡部堂,這是權宜之策。我朝為了安撫北胡,穩定九邊局勢,恩准在幾處邊關開椎場馬市。
漠北瓦剌丶韃靼人,是我大明世代仇敵,都能恩准開邊。為了剿除倭患,肅靜東南,暫時開海邊,也未嘗不可。」
嘉靖帝點點頭,這個理由找得可以,正大堂皇。
東南的絲綢和瓷器賣給西洋商人,都是公開的秘密。你們這些臣子私下可以賣,朕就不能下詔公開賣了嗎?
他的心更熱了。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和海商專營權,說是為剿除福建倭患的權宜之策,可福建剿倭不可能剿一輩子。
依照胡宗憲的本事,兩三年就清剿乾淨了。
那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可以換個牌子,繼續擁有海商專營權,賺取的金山銀海,就全是朕的,可以使勁地花了。
嘉靖帝問道:「孫兒,你剛才說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以致仕官員為主,內侍丶商賈為輔,是個什麼章程?」
「皇爺爺,東南剿倭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