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外鄉人(第1/2 頁)
清朝末年,東海岸邊有一座小山村,群山環抱,林木茂密,古木參天。
村子不但環境優美,而且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雲頭崮,村民以董姓劉姓為主。除了這兩姓之外,還有一戶姓朱的人家。
雲頭崮離大海不遠,也就三里路,夜深人靜的時候,就能聽到“嘩嘩,咣!”的聲音,那是海浪在拍打海岸發出的怒吼。
一條彎彎曲曲的石板路通向村外,成為唯一一條連線外界的道路。
由於是山村,土地非常稀缺,整個的房舍實際上就建在一條大溝裡,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非常美觀,唯一的缺陷就是下溝走崖,崎嶇不平,行走不便。
村民的房舍都是石頭屋子,牆體用一塊塊蘑菇石壘起來,結實又好看。為了防止颱風來襲,屋頂都是用海里的海草苫成厚厚的房頂,上面再鋪上一層麥秸子,然後用漁網網住。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海草房的屋頂坡度很大,大約有50°左右,看上去像戴了一頂帽子,人住在裡面冬暖夏涼,非常舒服,缺陷就是屋子內部面積有些狹小。
苫這種海草房需要一定的技術,村裡那個姓朱的人就會這門手藝,他當年就是從外邊來村裡幫助建海草房,後來留了下來不走了。
朱師傅名字叫朱寶,來的時候剛30多歲,據說他的老家是楮島那邊的,哪裡會這門手藝的人很多。
村子的東北角有一座土地廟,裡面有土地爺和土地奶的石頭雕像,人們記不清它坐落在哪裡有多少年了,村子裡年齡最大的老人也不知道它是那年建的。
由於這座土地廟歷史悠久,也就成了雲頭崮村的象徵,數百年來村子平安祥和,全靠土地爺的守護,於是無論老人小孩都對它有敬畏之心。
雖說是土地廟在村民心中的地位至高無上,但是平時人們卻不輕易去拜訪,因為只有死了人的時候才可以去報到。
廟的右前方不遠處有一棟海草房,已經很破舊了,加上臨近土地廟,就被廢棄了。朱寶見無人居住,就商議一下村裡的族人,用一塊銀元買了下來。
這棟房子,雖然破舊,在朱寶看來也就是屋頂漏了,牆體還是非常堅固,關鍵這裡地勢地勢平坦,如果不是靠近土地廟陰氣太重,這房子是不會賣給他一個外鄉人的。
朱寶買了這棟房以後,自己把屋頂的舊海草扒了,重新用新海草做了屋頂,光為了到海里去摸這些海草,就費了兩個月的功夫。經過這麼一加工,看上去和新房一樣。
這棟海草房有四間,而且還有一個三分地大的院子,朱寶把它栽上竹子,希望能給自己帶來平安。
自從住進了這棟房以後,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他放在牆壁洞裡的碗筷,到了半夜三更就開始“叮叮噹噹”的響,嚇得他連續多天睡不著覺。
就在他住進屋子兩個月以後,一天夜裡,一聲聲啼哭從遠處傳來。
“爹呀,你一路走好,我們給你到土地爺報到來了,嗚!嗚!”。
朱寶一聽,知道又有人去世了,他點亮油燈,提著自己做的氣死風燈,到外邊看了看,原來是一個叫劉半仙的老人死了。
由於劉老先生德高望重,全村人出動為他辦理喪事,朱寶也加入其中。
通知親屬,扎馬紮車,屍體抬棺下葬,他樣樣幫著幹。
同時,還有一種特殊的活他也給幹了,那就是把燒紙燒香的灰土給清掃乾淨了。
這個活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幹的,得有膽量。
按照當地風俗,人死了下葬以後,要到土地廟前送盤纏,這個事必須要天黑去做,因為傳說鬼怕太陽。
送盤纏就是人死之後要到土地廟報到,然後帶上親人送的盤纏到陰間報到。
劉半仙死後,帶走的盤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