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共繪發展藍圖(第1/6 頁)
發改委會議結束後,劉強中深感責任重大。國家五年計劃的制定需要緊密結合實際,瞭解基層的真實情況和需求。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下基層走一走,實地考察調研,為計劃的完善收集一手資料。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劉強中與馬玲玲等一行人早早地來到機場,準備前往浙江省進行考察調研。在候機過程中,劉強中神情專注地翻閱著手中關於浙江省經濟發展和農業機械產業的資料,馬玲玲則在一旁有條不紊地整理著行程安排。
抵達浙江後,當地政府相關人員早已在機場等候。簡短的寒暄後,考察團一行乘車前往第一個考察點——位於杭州的一家農業機械製造企業。這家企業在國內農業機械領域頗具規模,近年來在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
走進企業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巨大的機械臂揮舞著,精準地抓取和組裝著零部件,展現出高度的自動化生產水平。企業負責人熱情地向劉強中介紹:“劉主任,我們企業一直致力於農業機械的研發與生產。近年來,我們加大了在智慧化技術方面的投入,目前部分產品已經實現了遠端監控和智慧操控。”
劉強中饒有興趣地參觀著生產線,不時停下腳步詢問細節:“在智慧化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目前產品的市場反饋如何?”企業負責人回答道:“最大的困難還是核心技術的突破,特別是一些關鍵感測器和控制系統,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市場反饋總體不錯,智慧化產品受到了一些大型農場和種植戶的青睞,但在推廣過程中,部分中小農戶對價格和操作的便捷性還有些顧慮。”
劉強中認真記錄著,思考片刻後說道:“智慧化是農業機械發展的大趨勢,企業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攻克核心技術難題。針對中小農戶的顧慮,要在產品設計上更加註重價效比和易操作性,政府也會在政策上給予支援,幫助企業更好地推廣產品。”
離開生產車間,考察團來到企業的研發中心。這裡匯聚了眾多年輕的科研人員,他們正專注地對著電腦螢幕進行資料分析和模型設計。劉強中與科研人員親切交流:“小夥子們,你們是企業的未來,也是農業機械產業的希望。在研發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和建議?”一位年輕的工程師站起來說道:“劉主任,我們希望政府能搭建更多的產學研合作平臺,讓我們有更多機會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題。另外,在人才引進方面,也希望能得到更多政策支援。”
劉強中微笑著點頭:“你們的建議很好。政府一定會加大力度推動產學研合作,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大家要大膽創新,為我國農業機械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下午,考察團來到了位於嘉興的一個現代化農場。這裡一望無際的田野上,整齊地排列著各種農作物。幾臺大型智慧拖拉機正在田間作業,無人駕駛的它們按照預設的路線精準地進行著耕地、播種等工作。農場負責人介紹說:“這些智慧拖拉機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生產效率,而且作業精度非常高,節省了人力和資源。”
劉強中走進田間,仔細觀察著拖拉機的作業情況,向農場負責人詢問:“使用這些農業機械後,對農場的經濟效益有哪些具體的提升?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農場負責人回答:“經濟效益提升很明顯,以前人工播種不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現誤差,現在智慧拖拉機不僅速度快,而且播種均勻,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都有提高。不過,目前這些裝置的後期維護成本較高,而且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也不低。”
劉強中蹲下身子,仔細檢視土壤和農作物的情況,思考著說道:“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