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發展水利事業(第2/9 頁)
流速度的改變對河道的生態環境衝擊不容小覷。河流生態系統是一個複雜而微妙的平衡體系,許多水生生物依賴特定的水流條件生存和繁衍。水流變緩可能會導致水體自淨能力下降,汙染物容易積聚,影響水質。同時,一些魚類的洄游通道可能被阻斷,影響它們的繁殖和生存,進而破壞整個生態鏈的平衡。
“所以,我們必須確保在滿足發電需求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對水利系統的負面影響。這就需要進行詳細的水文監測和模擬分析,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不同工況下的水位、流量、流速等引數進行精確預測。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水位調控方案,根據不同季節、不同用水需求,動態調整發電站的執行模式,保障河流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
農業部負責人表情凝重:“對於農業而言,新安江周邊是重要的農業產區,大量農田依賴江水灌溉。一旦發電站建成,水位和水流的改變可能直接影響到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
“首先,灌溉用水的穩定性是關鍵問題。農作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求差異很大,如果在關鍵生長期出現灌溉用水短缺,將會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以水稻為例,在插秧期和抽穗期對水分需求極高,此時若水源不足,可能導致秧苗死亡或稻穗發育不良。
“其次,水質的變化也不容忽視。發電站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帶來一些水質問題,如水溫變化、水體富營養化等。這些變化可能會對土壤質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農作物的品質。長期使用受汙染的水灌溉,還可能導致土壤板結、鹽鹼化等問題,降低土壤肥力。
“所以,在專案推進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農業的用水需求,建立有效的補償機制,確保農民的利益不受損害。比如,在枯水期要優先保障農業灌溉用水,透過合理排程發電站的蓄水和放水,維持下游河道的基本流量。或者透過修建配套的水利設施,如蓄水池、灌溉渠道的改造和擴建等,來調節水量,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要加強對農業用水水質的監測和管理,確保灌溉用水符合農業生產的標準。”
財政部負責人沉思片刻後說道:“資金方面,修建小型發電站需要一筆不小的投入。我們要綜合評估專案的成本效益,確保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從前期來看,專案涉及到土地徵收、工程建設、裝置採購等多項費用。發電站的選址可能涉及到土地徵用和拆遷補償,這需要根據當地的土地政策和市場行情進行合理估算。工程建設方面,包括攔水壩、發電廠房、輸電線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同的設計方案和施工工藝會導致成本差異較大。裝置採購方面,要選擇效能可靠、技術先進的發電裝置,這部分費用也佔據了專案成本的相當比例。
“後期運營維護費用同樣不可忽視。發電裝置需要定期進行檢修、維護和更新,以確保其安全穩定執行。此外,還需要考慮人員工資、水電費等日常運營成本。同時,要結合專案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以及對農業、水利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來確定是否值得投入這筆資金。
“如果專案能夠在保障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那麼財政資金可以給予適當支援。但必須建立嚴格的資金監管機制,確保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我們可以透過設立專門的專案賬戶,對資金的流向進行實時監控,加強審計監督,防止資金挪用和浪費現象的發生。”
劉強中認真傾聽著各位負責人的發言,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要點。待大家發言告一段落,他緩緩說道:“大家的觀點都非常關鍵,新安江小型發電站專案確實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國家電網提出了電力供應的需求和潛在效益,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能源保障對於國家發展至關重要。但水利部、農業部所擔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