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東湖家宴(第2/3 頁)
根手指上,在手腕處全神貫注地操作一番,好一會兒,得意地抬起手來,對著月光問我:“這個可好?你喜歡嗎?”
這才發現,他給我的左手戴了一個類似手套的裝飾。
四個小環套在四根手指腹部,每隻小環上有三條細細的銀鏈與手腕上細細的銀圈連線。
鏈子中心有幾朵大小不一白色透明的玉質小花,花蕊裡墜著幾顆紅紅的珠子。
花兒團團散落,正好擋在傷疤上。
看得入迷,眼睛裡又有星光閃現。
我寒嫣然,幾時要變成愛哭的小姑娘了?
他說:“你是為我受的傷,我只要我能看見。”
他總是能說到我心裡去。
皇后娘娘的宴會從中午開始。
全無莊嚴肅穆的拘謹,說是家宴,只請了十餘人。
子玉一一向我介紹“這是舅舅舅媽;這是表妹黎雲和黎月,你見過的表姐靈予和靈姝……”
我一一點頭見禮。
剛入席不久,子玉便盡地主之誼,指著眼前的物件介紹:“我們南國人最講究吃了,常在色字上下功夫,無論是主材還是配料、無論是器皿還是裝飾,都要讓食物在第一眼就有令人垂涎欲滴的衝動。”
見我認可,她說得越發來勁。
“自然,再在鮮字上做文章了。
須得是那最合適的產地,在最合適的時辰裡採摘。
或是放於竹簍裡,或是放於井水裡,儘可能讓食材保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還得在第一時間送至廚房處置,再用合適的方式烹煮,儘可能留住食材最鮮美的口感。
務求做到,叫人吃了口舌生津,回味無窮。”
正是。
來南國時日已多,這一點體會最深。
所謂講究,是著眼於細節。
與武技一樣,好的技藝,並非體現在大刀闊斧中,而在於對細枝末節的深入研究。
就譬如剛剛茶案上那些五顏六色的點心,就不得不佩服南國人的講究。
桂花糕用黑木碟子盛放,一種食材,做了四種口味。
白色的桂花糕最上層的有黑芝麻、玫瑰、金桂,看著彷彿一幅畫。
糕點師父還生怕此畫略顯清冷,還特地用古法紅糖混合而成,將其中的一個做成黃紅色兒的桂花糕。
讓黑的白的紅的黃的糕點兒彼此有個呼應和對比。
如此一來,單是一個小點心,就讓人眼前一亮,食慾頓生。
而其寓意也極好。
玫瑰代表春天,紅糖代表夏天,金桂代表秋天,而黑芝麻那塊是以白色為底的,則代表冬天。
每個口味都剛好一口,並不影響一會兒享用主食。
這點心還有個極為有趣的名字:一年四季。
讓人一聽,不禁陷入沉思,難不成,最初製作此款糕點的師父竟然是個讀書人?
我這麼一說,子玉笑了。
說名字未必是糕點師父取的,不過是因為既好看又好吃,才有讀書人願意為他的糕點動腦筋,想出這應景的名字來。
有理,好物得配好名。
只有珠聯璧合,才不叫人遺憾。
坐下不多會兒,率先上來一小盞湯。
此湯名為花好月圓,用以潤嗓。
黃楊木盞中盛放著一顆不大不小的茨菇,茨菇以新鮮的菊花瓣打底,上桌後,宮女將熱騰騰的新鮮松茸清湯倒入木碗中,白色的倒錐形茨菇與黃色新鮮的菊花瓣給這暗黃色透亮的松茸清湯一衝調,片片葉黃暈染如畫,口口鮮香甘甜撲鼻。
一盞入肚,意猶意盡。
眾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