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陛下,果真有雄主之資(第1/2 頁)
逆流諸天正文卷第九十五章陛下,果真有雄主之資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正常情況下,大堂中一眾將校,應該起身表忠心,來一句誓死追隨總兵大人!
但可惜,除了他的侄子曹變蛟外,願意追隨他前往陝西剿匪的,也唯有寥寥數人而已,所能調動的兵馬,算上他這個總兵的三千家丁在內,也無非就是一萬餘人罷了。
至於那位副將,陰沉著臉站在一邊,根本沒有絲毫反應。
曹文昭看著下屬一眾武官,頗有點心灰意冷。
他這個總兵,雖然權力看似極大,但實則限制極多。
這裡是大同,是晉商的老巢,真正暗地裡掌控大同的,實則是那些手眼通天的晉商家族。
這大堂中一眾將校,除了自己那侄子曹變蛟外,有一大半,都是當地世襲的武官,是晉商推出來的代言人。
這大同當地武官,都是什麼德行,曹文昭心裡清楚,但他卻沒有陸凡那個魄力,敢隨意掀桌子,殺個乾乾淨淨。
畢竟到了總兵位置,需要顧忌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擅自用兵絞殺當地士紳家族,那絕對會捅出天大的簍子,一個弄不好,極有可能會被定性為謀逆,落得個誅九族的下場!
也好,外出剿匪,眼不見心不煩,以後這大同的爛攤子,就由陸凡來收拾吧。
我下不去手,但不代表心狠手辣的陸凡就不敢下殺手!
想到這裡,曹文昭眸光在副將的身上一掃而過,心裡不由得一陣冷笑。
真以為背靠晉商,就能在陸凡手底下坐穩副將位子?你關係再硬,還能比陸凡的關係硬?
關於陸凡,曹文昭也曾研究過此人。
簡單來說,這是個看似年輕,但實則城府極深,手段極為高明之人。
他的發家史,在大明曆代以來,除了他祖上陸柄之外,幾乎沒幾個比他還要傳奇的。
一個小小的錦衣衛總旗,僅僅一年時間,便做到了錦衣衛指揮使的位子,更是成為一鎮參將,手握上萬精兵。
這已經不僅僅只是陛下身邊近臣那麼簡單的原因了!
在曹文昭看來,當今陛下乃是少有的勤政之君,一心想要中興大明,拯救大明百姓於水火之中。
而想要皇權穩固中興大明,手中,必然要有一支足夠有威懾力的大軍。
作為大同總兵,大明如今的軍隊是什麼情形,曹文昭很清楚,在他看來,陛下應該也是知曉一二,所以對於京營,早已沒了期望。
而陸凡,極有可能被陛下託付了重任,看似是在權力爭鬥中落敗,不得不離開京師,但實則是為了替陛下暗中訓練新軍,訓練出一支足夠拱衛京師的精銳大軍!
不得不說,曹文昭的推理其實還是很合理的,畢竟如此做法,才是正常皇帝的思維與手段。
哪怕是陸凡在這裡,若是知曉了他的猜測,估計也得鼓掌給他點個贊。
但可惜,如今的皇帝,他並不是正常人,或者說,他沒有正常皇帝該有的思維,有的,只是滿腔想要中興大明的熱血,而無該有的手段與政治覺悟!
這一點,陸凡清楚,但曹文昭並不清楚。
在他看來,陸凡從參將位置升為總兵,絕地是陛下提前便做出的打算,只不過靖擄堡大捷的出現,將其成為總兵的時間,提前了而已。
甚至,曹文昭懷疑,九邊重鎮,陸凡獨獨選擇了大同鎮,目的,除了訓練新軍,未必,就沒有要順手將晉商這顆毒瘤給清理掉的意思。
接下來,整個大同鎮,絕對不會平靜,晉商和陸凡的爭鬥肯定會異常恐怖,甚至極有可能會發展到腥風血雨的程度,藉此機會外出剿匪趁機脫身,對於曹文昭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此次總兵府議事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