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既然不給安排解說員,那麼就不看了!老剛跟老悶憤然離開,&ldo;我們有錢,不需要打了折扣的服務。&rdo;
當然,他們知道如何避開門崗,從圍牆的另一邊,兩個傢伙悄悄溜到了博物館裡。在殉馬坑邊上,老剛嘆了口氣。&ldo;我們來晚了呀!&rdo;
&ldo;那咱也不能提前出生那麼多年,來換馬骨頭吧?&rdo;老悶惆悵的聲音幽幽地在殉馬坑裡迴蕩。
按照正常人的理解,老剛的意思是應該在沒有開始修繕之前來看殉馬坑,那樣的話,就可以跟著其他的遊客混進來,還能聽到解說員的講解。當然這樣的講解都是吹牛,也沒有什麼好聽的,但有年輕姑娘的聲音陪伴左右,怎麼看也是一種享受了。
老悶滿腦子都是想要佔點什麼便宜,這傢伙腦迴路跟別人是不大一樣。
這些馬骨夠大的,假如貨郎真的是島崎役治,那麼他收這些馬骨到底要幹嘛?目前而言,也沒聽說日本國內有齊國馬骨的展覽。
老剛哥倆打算回去查查報紙,看看到底島崎役治到底在淄博幹過什麼事?
這一天傍晚,兩人灰頭土臉來到老悶家。倆人騎摩托車在公路上狂奔,沒給大貨車撞死壓扁,已經是萬幸了,僅僅弄得自己渾身上下跟一頭土驢一樣,實在也是祖上積德。
因為懶得做晚飯,老剛就直接叫了份外賣。
眼看著,七八個火燒,老悶一個人就吃了。
老剛一扔筷子,實在吃不下去了。
&ldo;你知道,老悶,你吃的多,現在錢也很難掙。我們要開源節流,不能老是從嘴裡扣這點錢。你也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增加點收入?&rdo;當老闆也不容易,老剛覺得自己已經很仗義了,但老悶的確吃得太多。以老剛所接受的義務教育程度來看,他除了知道愛國,就只能做到從老悶嘴裡節省了,所以他也很為難。
作為喜歡看報的人,老悶顯得比較有文化和頭腦。他跟老剛這樣分析:現在最掙錢的是負責出具環評報告的企業,你要是現在能給各個企業開環評手續,那你就發達了。聽說現在為了搞到環評手續,企業連夜到這些單位排隊交錢,都排不上。如果沒手續,現在連早上炸油條都不允許了。老悶他們村,連村口那個做小米煎餅卷豬頭肉的都歇了,因為燒炭的爐子冒煙。
老悶嘆了口氣說,這樣吧,我教給你一個掙錢的辦法。你一個投下水道的,既沒有本錢,也沒有特長,你這輩子都不可能給人家批環評手續了。唯一的長處就是可以四處遊走,每天能看到不少新鮮事。看到有意思的事情之後,你打電話給媒體爆料,就能拿到至少50塊錢的線索獎。你看你只是打一個電話,既不用刷鍋倒汙水,也不用燒煤,多麼輕鬆和簡單?
老剛十分痛恨老悶這個不務正業的想法,他們是正經的生意人,不是通風報信的間諜,他是不會掙這個錢的。當然,他知道這錢很不好掙。
老悶以前曾經在報紙上面看過有關島崎役治的報導,這個日本人公開的身份是日本設在大連東公園町70號&ldo;亞細亞寫真大觀社&rdo;的專業攝影記者,仔細查詢資料,實際上島崎是日本&ldo;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rdo;(註:19061945年在中國東北設立的日本公司)情報課直接指導下的情報人員。
島崎役治除了蒐集情報,他對中國人的居住環境也抱有強烈的興趣,在重慶他曾拍攝了一張從窗戶向外觀察到的房屋照片。這幅照片註解寫道:&ldo;這種住房體現了大家族主義的特色,自由的人屈服於周圍的生存環境。&rdo;可見,這個日本人對中國不只侷限於拍攝,而且還非常深入地分析了社會和個體心理的形成。
老悶跟老剛說,你看看日本人,幹什麼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