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導演系的異類(第2/2 頁)
,因為重生的緣故,各方面硬體加強了。
前世吃過土木的苦,也嘗過鹹,這輩子想嚐嚐娛樂圈的味道。
主要是不像再工作之後,從小帥變成大黑胖。
努力了幾個月,報了北京電影學院02級導演系。
很牛的,02級國內只錄取了六個人,分數要求非常高。
光是分數夠還不行,還要有專業要求。
因為父母的關係,有家學薰陶。
上輩子他也是攝影師,愛好。
工作之後本來丟了,08年又撿了起來,懂得都懂。
總之上了北影。
按照他的想法,應該腳踢老謀子,暴打凱子哥,實際情況有些出乎預料。
這個時代老謀子和凱子哥屬於非主流,主流是什麼?
故事片丶文藝片,作者電影,或者是臺灣大師電影那一套。
商業片?
俗!
去年老謀子的《英雄》上映,行業內一片罵聲,不親身經歷都想不到,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
老謀子拿了許多國際大獎,殺穿了文藝片之後拍的商業片,也要如此。
凱子哥好一點,他有一個好爹,大家給面子。
說實話,沈三通挺失望的,仔細想想又覺得合理。
越往前拍電影越是一種特權,不僅是一個職業,也是地位的象徵。
他現在的老師,系主任,一個個在北影廠丶青年廠有深厚的關係。
很多曾任職廠長,又轉到了學院。
有資金支援,拍點故事片,上不上映無所謂,觀眾喜不喜歡也無所謂。
還能繼續拍,有獎項拿,有地位。
為什麼要去拍商業片呢,如果拍不好怎麼辦?
再說了真是商業片起來了,自己的地位圈子怎麼辦?
這是很簡單的利益問題。
至於本土電影產業發展情況,好萊塢電影的入侵,港片大肆傾軋內地電影。
甚至港圈欺負內地人,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別說什麼大紅明星,就算是鷹皇的楊老闆,安樂的蔣老闆。
見了他們也要叫一聲老師或者主任,這就是地位。
沈三通認為電影首先為觀眾服務,對文藝品嗤之以鼻,認為是小圈子自嗨的產物。
不要說之後,就是現在,拍出來的一些文藝片,也只有幾個觀眾。
除了專業相關的學生,有拉片需要。
觀眾都不看一眼,這樣的片子拍出來有意思嗎?
作為有過經歷的人,這樣的態度沒有直接表現出來,也不會說一些讓人下不來臺的話。
但就算是傾向,也在導演系裡面顯得格格不入。
「你手裡有活嗎,沒有就來幫幫我,青年廠的指標拿到了,劇本也過審了。」
04年電影不是誰想拍就能拍,哪怕電影追求不一樣,沈三通也是北影科班出身。
大三要弄電影實踐,花點錢,從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申請指標不難。
「哦,你這運作挺正規的。」
邢愛那接過沈三通的電影專案書。他們兩口子今天來就是為了這事。
找活嘛,拍《香火》把錢造完了,當然要工作。
沒想到沈三通的學生作品,很正規。
火車頭電影工作室製作,青年電影製片廠掛名,投資來自於三通娛樂集團,版權所有。
「你真自己投資,兩百萬,你哪來的錢?」寧昊看了投資額,驚了,你小子是富二代?
「他寫的書,賣了三百萬本了。」江依燕自豪介紹。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