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益州動漢中歸降 兗州來江東使者(第2/2 頁)
涼州、司隸。
但益州與涼州之間,還隔了個漢中。
漢中張魯又與益州牧劉璋有大仇,張魯害怕自己夾在中間,被兩邊進攻,索性直接選擇投降了劉和。
劉和點點頭,這算是好訊息了:
“命王凌固守涼州,馬超、龐德率軍進入漢中,與張魯一通抵擋益州劉璋,另提醒張魯守好上庸一帶,謹防曹軍從荊州進攻漢中。”
鍾繇彙報完後,郭嘉又說道:
“主公,曹操兵多,必會趁我軍兵少之際,多路進攻。除去益州之外,其餘地區均有可能是曹操進攻的路線,包括從武關進攻司隸,從潁川進攻雒陽,從汝南進攻陳國,從沛國進攻梁國、山陽郡,從東海郡、彭城進攻魯國、泰山等等。
我軍兵少,若是曹操從所有路線均派兵進攻,怕是難以分清其進攻主力方向,我軍怕是要吃虧啊。”
劉和也知道,自己雖還有三十萬大軍,但是西涼、幷州、幽冀等地都有異族威脅,不可能全力調集軍隊應對曹操,自己可用的兵力並不多。
要是曹操多線進攻,以劉和這點兵力,肯定會有疏漏,到時候被曹操突破,那很有可能會全線崩潰。
“恩,命田豫、沮授、毛玠等人,將幷州、幽州、冀州之兵選出半數,也派遣到司隸、兗州,以防曹操的進攻。”
沒辦法,劉和只能盡力抽調兵力,但也不能全部抽調,否則鮮卑、烏桓、匈奴殘部,極有可能會利用此次機會,進攻劉和。
郭嘉說完,賈詡又皺著眉頭說道:
“主公,還有一條路線,我軍很難防備啊。”
劉和忙問道:
“是在何處?”
賈詡拿手指著東部沿海,從青州一直到幽州、冀州,甚至沿著黃河一直到兗州司隸。
“便是此處,曹操降服荊州、江東後,更是有許多水軍,怕是曹操還會派遣大量水軍,沿海岸向北,進攻幽冀二州,甚至沿黃河溯流而上,進攻兗州、司隸!”
確實,曹操得到荊州後,盡降荊州水軍,數量足有五六萬人,且江東孫策也投降曹操,孫策更是有十萬兵馬,其中精銳水軍也有數萬。若是曹操派遣水軍沿海岸進攻,那劉和所要防守的地區就太多了,完全顧不上來。
就在劉和等人努力思考該如何面對曹操水軍之時,荀諶忽然來報:
“有一江東使者,說是主公您的同窗故交,要面見主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