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第1/2 頁)
「皇上饒命!」小太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求饒。
康熙的臉黑了,「下去!」
等著大門重新被關上,他的眼睛這才落在了林詩語的身上,「皇貴妃何故擅闖乾清宮?在宮裡呆了二十多年竟連這點規矩也不懂?還是說皇貴妃壓根兒就不曾將朕放在眼裡?」
好傢夥,知曉她是來興師問罪的,索性就先發制人?
林詩語挑了挑眉,神情淡漠地說道:「皇上,臣妾是來請您退位的。」
什麼玩意兒?
康熙愣住了,一臉匪夷所思的表情,甚至忍不住掏了掏耳朵,懷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壞掉了。
身後的李德全卻已是滿臉煞白,兩腿一軟已經跪趴在了地上,大氣兒也不敢喘一聲,只恨不得原地消失才好。
唯獨說出這等驚世駭俗之言的人卻是淡定得很,不慌不忙地說道:「皇上為大清操勞了半輩子,如今已年過半百,頭髮都夾雜了銀絲,也是時候該歇下來享享清福了,這樣重的擔子就交給年輕人去擔罷。」
「你這是在逼宮?你大膽!」康熙猛地拍案而起,指著她的手指頭都肉眼可見的劇烈顫抖起來,足以看出此時此刻他內心的震怒。
「皇上息怒,別一時衝動……」
康熙頓時回過神來,臉色一變,連忙盡最大的努力壓下心頭的怒火。
「你是為了太子?」
「臣妾曾不止一次跟您說過,好端端的別總想著挑起內鬥,有這功夫齊心協力好好治理國家多好?非要花費大把的時間精力浪費在內耗上,大好的局勢都該被拖累垮了,可皇上這幾年都做了些什麼?總是盯著防著太子,想發設法挑起奪嫡之爭,胤禔戳不動又盯上了胤禩,如今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對著太子的名聲下重錘,您究竟是想要幹些什麼?」
康熙握緊了拳,臉色難看至極,壓抑著憤怒滿懷憋屈地說道:「你怎麼就從來不站在朕的角度來考慮一下問題?太子是朕一手教養出來的,朕豈能不心疼?可朕是一國之君,有些事必須得做!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鼾睡?但凡是隱患都必須摁下去你懂不懂!」
「原來從始至終皇上都還是不曾變過。」骨子裡仍是那個唯我獨尊的封建帝王,為了自身的利益哪怕明知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禍患也在所不惜。
林詩語滿眼失望地看著他,轉瞬又恢復了淡漠,「事到如今我也不再奢求能夠改變皇上的思想,既然這份矛盾始終無法避免,就請皇上趁早退位罷……皇上先別急著發怒。」
「這些年皇上一直勵志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明君,甚至是與秦皇漢武並肩而立的千古一帝,迄今為止皇上也的確是做得不錯……平定三藩、□□、大力發展火器、扶持科學研究發展、征服西域西藏外蒙古大草原,往外還有倭子國、高麗、老毛子,周邊的錫金、蘇祿、薩克、坎巨提等十幾個國家都成為了大清的藩屬國……」
「如今的大清與當年皇上才繼位時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這一切都是皇上的功勞,無人能否認皇上的英明神武,稱一聲『千古一帝』亦使得。」
康熙有些懵,類似這樣的誇讚這些年早已聽得耳朵起繭子了,無論是民間還是朝中都是讚譽一片,可從這個女人的嘴裡說出來「千古一帝」這四個字怎麼就這麼叫人心情澎湃呢?
從她嘴裡聽到這樣的誇讚,還真真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正當此時,一句「但是」卻又叫他心裡咯噔一下。
「皇上已經開始走向年邁了。」
果然沒什麼好話!
「皇上飽讀詩書博古通今,想必對歷史總是不陌生的,縱觀古往今來,有多少英明神武的帝王年老後卻開始變得昏聵?始皇當年曾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修建長城、靈渠,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