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夜讀周易,少年有為(第1/2 頁)
因為很多小孩跟周毅一樣也看到了雙頭蛇,周毅自然是用仁德避禍了,但其餘孩童沒有表現出來仁德,只能靠縣令大人祭拜天地,為他們祈福才好。
這件事情被有心人看到,於是報告到了郡守那裡。
晚間,周毅捧著一卷《周易》,透過窗戶研究屋外的星星,看看能不能找出什麼‘妖星亂世"之類徵兆的,畢竟再過個十來年就天下大亂了,周毅也想看看書上記得到底是不是真的。
上輩子自然不用學這些,但這一回,想要做官就必須研讀五經。
周毅三歲便開始學詩,而如今的經義還分古文今文,每本經傳的釋義都有不同,甚至家家之間也有不同,就像是周毅學的詩就是今文中的《魯詩》,除此之外,亦有《齊詩》《韓詩》以及古文的《毛詩》,只不過周毅祖父只學過《魯詩》,因此周毅也沒法得到其他版本。
漢代是個很久遠的時代,自從春秋時期官學衰落之後,奴隸時期的貴族下層就逐漸變成了封建時期平民的上層,也就是如今計程車人,他們掌管著國家的教育大權。
漢代雖然設定了太學,但是卻並沒有把教育當做獨立部門,朝廷沒有派出中央人員進行管理,因此太學的建立實質上是給五經博士置弟子而不是給國家的太學招門徒。荀子之後,尊師思想又已經到了極高的程度,因此哪一家掌握了五經的解釋權,哪一家便能夠得到讀書人源源不斷的支援與尊敬,這就是世家的根本。後世袁、楊二家皆是此間代表。
周毅很小的時候便通讀了論語和孝經,後來又學習了經傳,跟著父親學習了立身之道,長時間的習染讓周毅褪去鉛華,賣相極佳,可謂是少年得志而不自驕的典範,讓周簡多次驚異。
雖說如今黨錮已起,士人大權旁落,但是沒人會覺得經義無用,畢竟皇帝也不會永遠不用士人,況且所謂在廟堂為官之類對周簡來說還是遠的,他現在只想讓周毅好好讀書,廣播賢名,以備孝廉。
沒錯,在這具年幼的身體中,其實是藏著一道兩千年後的靈魂的。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周毅沒有長時間的感到不安與迷茫,在一段時間適應之後,他很自然的將的他那兩千年後的心態轉換成了這個時代標準計程車人階層心態。
目前,跌跌撞撞的東漢王朝已經走到了二世紀後期。幽並涼三州久有苦寒之名,僅說涿郡,因北方鮮卑擄掠,長年有邊郡流民南逃入涿,周毅已是常常見到。
誰能想到他竟也生出雄心壯志了呢?
每日辰時和戌時都是周毅練劍的時間,他的招式很少,但都是鍛鍊力氣以備殺人之用,就像手中兵刃一樣,雖不華麗,但足夠實用。
周毅父親並非是幽州人,反而是南方的揚州廬江人,由於朝廷為了避免州郡相互結夥營私,連下數道防止士人勾結的命令,後來又有三互法,規定互為婚姻家庭和兩州人士不得互動為官,因此背景不硬計程車人想找地方並不容易。
建寧元年,周毅同父親北上涿郡。
這時候,竇皇后之父竇武因為援立漢靈帝劉宏即位有功,被拜為大將軍,開始掌控朝政,隨後,竇武便想要利用自己的權勢為自己族人封爵,惹得許多人的不快。
涿郡就有位名儒叫做盧植,以布衣身份上書給竇武,勸阻竇武封爵,認為這是取禍之道,言辭正義,不卑不亢。
當時竇武勢力龐大,朝廷裡沒有人不畏懼他的,更何況是涿郡這樣的地方,因此很多人都開始遠離盧植。
這無疑是一個極為難得好機會,周毅得知之後,再三要求拜盧植為師。
周簡很是憂慮,但還是遵從周毅的願望傳了資訊,但是盧植得到訊息後卻並沒有回覆。
而那邊的竇武看到盧植的上奏後果然很生氣,本欲嚴懲此人,但是他沒多久就死於朝廷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