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第1/3 頁)
次數一多,幾個孩子倒也稍微和正德帝親密起來,連帶著正殿也敢過去了。
日子一眨眼呼嘯而過,新的一年又來了。
正德十一年正月,帝欲親自前往拜祭泰山,遭群臣上諫。
泰山,自古繚繞著神秘色彩。從秦漢至宋真宗起,泰山封禪皆是曠世大典。雖明朝從未舉行過封禪典禮,卻常有祭祀儀式。
但還從未有帝皇親自過去的經歷。
其中原因細糾有二,一來最後一任泰山封禪的皇帝是宋真宗,然而這位的功績實在是……有點令人難以入眼。二來除開明太祖與明成祖這兩位外,明朝的皇帝大多受言官所限制,泰山封禪這般的大典,多數帝王都不免被認為沒有那般宏偉壯業。
君不見漢武帝泰山封禪也曾被人嘲諷。
朱厚照可管不了那麼多,宋真宗的事跡自然也是噁心到他,讓他根本不想與他為伍,封禪的心理也是從未有過。他想去泰山,只是因為他想去,對於泰山千百年來被賦予的神秘色彩感到好奇。
原本他倒不是一定要去泰山,事實上,就如同曾經提到過的那樣,只是逛逛山東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朝臣那種唯恐他玷汙了泰山尊嚴的勸阻令正德帝倒是一心要去,反倒是本末倒置了起來。
李東陽在下朝中匆匆往外走,戶部尚書跟在他旁邊,面帶苦色,&ldo;皇上如果一意孤行,將來引起的爭議就太大了。&rdo;李東陽輕笑了聲,&ldo;張大人,皇上又不是去泰山封禪,我不知道有什麼好擔憂的。官員去得,皇上就去不得?你要如何跟皇上解釋?&rdo;
戶部尚書無奈道:&ldo;但泰山的意義不同以往,這……&rdo;
&ldo;哎,這話不必同我說,同皇上說去吧。&rdo;李東陽笑著說道,戶部尚書還想說些什麼,楊廷和便從後面走上來,看起來神色匆匆,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麼要緊事情,看起來即使直奔著李東陽來的。這個時候不管戶部尚書多麼地想拉李東陽下水,但也只能遺憾地退讓,總不能如此沒眼色地堵在旁邊。
楊廷和如此著急倒也有原因,不過倒也不是那麼明顯。戶部尚書能夠看出來,還是因為他站在李東陽旁邊,楊廷和在李東陽面前並沒有擺著架子的緣故。
&ldo;皇上若是打算帶著皇后上去,該如何?&rdo;過了半年的時間,皇帝生生跟他們耗著,把事情耗成了現實,他們已經迴天乏術。
&ldo;那就帶著。&rdo;李東陽老神在在地說道。
&ldo;可……&rdo;楊廷和看起來還想說些什麼,李東陽反問道,&ldo;皇上祭天的時候,難道身側沒有跟著伺候的人?&rdo;
楊廷和:……他甚至能夠猜出來李東陽的下一句話要說什麼。
伺候的人能守著,皇后不成?
雖說李東陽這句話都帶著無賴的感覺,可若是落在正德帝身上,根本不用想都知道,皇上定然是這樣的反應。而且因為他們越來越反對的原因,導致皇上倒是非常的希冀去泰山,這件事情幾乎已成定局。
楊廷和無奈嘆息:&ldo;或許他們得再過一段時間才能學會,順著皇上的意思來,反倒有可能讓皇上放棄,越是激烈爭執,皇上反倒會更堅持他的意見。&rdo;這位天子的性格就是這麼的與眾不同,實在是令人難測。
李東陽呵呵笑道:&ldo;我看這日子不遠了。&rdo;
摔得跟頭多了,人自然就會學乖了。
正德十一年六月初三,晴朗,無風,帝出行。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