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3 章 款待(第2/9 頁)
大小小的官員已經迎了出來。
三王子元穆一行人則低調地混在隊伍後面,完全沒有冒頭的打算。
當初由定陽城入關時他已經體會過邊關百姓的“熱情”,此時勢單力孤,還是少惹事生非為妙。否則,太過高調的話,惹來不顧大局也要幹他的楞頭青,一不小心栽了跟頭,死在這定陽城中就未免太冤了!
只不過,此番南下以來,從邊關到京師,一路吃過的癟,都被他一筆筆記在心頭。來日草原風起雲湧之時,再算賬也不遲!
別看他表面粗豪,在金鑾殿上都敢挑事。那時他知道自己在鑾殿上挑事不會有事,大齊皇帝為了名聲都不會擅自對他出手。
邊關就不同了,即便薛敬是個識大體懂大局的人,架不住他手下有太多莽夫,雙方又仇深似海,他豈敢在別人的地盤鬧事?以他的尊貴身份,與別人一換一才血虧。
故而元穆從入城起就默默降低了存在感,眼看大齊使團被薛敬為首的文武官員恭恭敬敬迎入總督府,而他們一行人卻遭冷遇,元穆非但不以為忤,反而心平氣和。
而此時,的確沒人在意他們。
總督府中,擺酒設宴,文武官員齊聚一堂,招待來自京城的十二位使團成員。
其中身份尊貴的魏王坐在最上首,而總督薛敬次之。這還是後者一力推讓的結果。
暖烘烘的爐火烤了起來,室內一片溫暖。火光映照在一張張堆滿笑容的臉上。常年駐紮邊關的將領們尚是第一次見到魏王,言語中爭相獻好。即便魏王已經被過繼出去,終究是天子的親生兒子,此前他們哪裡有機會接觸到這等天皇貴胄?若是給魏王留下一星半點的好印象,但凡對方回去後在天子面前提一嘴,前途就不用愁了。
謝拾坐在下首,難得沒有關注滿桌菜餚,他的目光始終落在一個人身上。
此人年約四十許,正是一個男人最年富力強的時候,濃眉入鬢,雙目炯炯有神,臉上滿是風霜刮過的痕跡,給人的感覺卻不動如山,彷彿再大的風暴都不能撼動他。
這就是總督府的主人薛敬薛大帥。
當初第一次聽到薛大帥的名字,還是八年前的天佑之變,先帝被圍興安,全靠這位薛大帥以一己之力連破北虜諸軍,解興安之圍。
只可惜他的運氣差了些,先帝的運氣也差了些,圍城之局雖解,先帝之命卻不保,以至於這位立下勤王救駕之功的大功臣非但沒能獲得應有的獎勵,反而因“護主不利”而受過。當今即位後,他又因並非當今陛下親信而被“發配”邊關。
而這些與彼時尚是升斗小民的謝拾無關。他只知道若非薛大帥出現,戰事不會那麼快結束,身在後方的襄平府也未必能有那麼安全。就算虜賊打不到襄平,也很有可能會因為越來越多的流民造就一場動亂。
說薛大帥活人無數並不為過。
此後這些年,隨著他見識欲廣,瞭解這位薛大帥的生平。得知其人出身普通,以剿倭起家,多年來平南蠻、滅西夷,抗北虜,戰功赫赫,可以說哪裡有動亂哪裡就有他,堪稱大齊最好使的救火隊長……謝拾對這位薛大帥的好感與評價蹭蹭上漲。
此行前往北境,他最期待的不是草原上的諸位風景,而是一睹這位難得的英雄豪傑。只是見了人,謝拾卻覺得這位薛大帥與他想象之中的形象存在不小的差距。
他本以為自己看到的會是一柄鋼刀、一頭不怒自威的獅王。然而實際上他看到的是一座厚重沉默的山峰,平和而又淳樸。
而這位幾乎稱得上如今大齊武將之首的總督薛大帥非但沒有尋常武人的跋扈,更不像許多人刻板印象中那樣粗魯不文,反而是頗為儒雅。在爭相討好魏王的眾將之中,這位薛大帥的存在絲毫不顯得異樣,因為他同樣是討好魏王的一員。只是他的表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