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 章 講學(第2/2 頁)
不會拒絕講學之事。
唯一可慮的是包括縣城裡的社學在內,渝陽縣一共有四家社學,分佈各鄉鎮,還有一家縣學,倘若真的依照吳知縣之情一一走一圈,哪怕只是講學也得數日之功。而謝拾此番卻是出使而來,時間耽誤不得。
結果如他們所想,滿頭問號的謝拾聽了這個所謂的“不情之請”,不假思索地點頭道:“我既為先行者,為後學末進講一講學又有何不可?今日便自此社學而始。”
雖然給蒙童講學於他而言大材小用,就算是縣學的生員如今在他看來都是淺薄。但那個使天下人人有衣穿,有飯吃,有書讀的願望不就應該從渺小中起步嗎?倘若一縣之地都嫌麻煩,又何談惠及天下之人?
謝拾非但不嫌麻煩,反而頗為期待。且油然生出終於能將理論付諸於實踐的興奮。
於是,午覺醒來的一眾蒙童尚在學堂中此起彼伏打著呵欠,就見一道人影揹著陽光走了進來。他未及弱冠,介於少年與青年之間,氣度風姿卻是蒙童們平生所僅見。
以至於這短短一堂課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他所傳授脫胎於書中卻又別出機杼的道理,直到許多年後,都有人銘記於心。
一連五日,謝拾將渝陽縣大大小小的學校走了一遍。他深入淺出,幾乎將四書五經中的道理拆解成了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哪怕是年歲尚小的蒙童都聽得豁然開朗。
最後一日,也就是謝拾到縣學講學這一日,吳知縣方才出現,在一旁默默聽著。
哪怕是他這個老舉人,聽得謝拾輕描淡寫化解諸生的疑問,都生出頗有所得之感。只覺得書中之道理無窮,他所知尚淺薄。
望著眼前這位不知令多少人感嘆空活了半輩子的俊傑人物,吳知縣不由歎服。
“——不愧是六元及第,百年第一!”
·
謝拾一圈講學,在渝陽縣引起轟動。本不知曉他到來的文人墨客、士紳百姓頓時口耳相傳,都知道今科狀元竟是來了渝陽。
縣學本是諸生求教之所,早在謝拾到來的前一日,吳知縣收到了史無前例的“申請”——本地一幫文人,從童生、秀才,到舉人,都想入縣學一聽狀元郎講學。
吳知縣派人徵得謝拾同意,當下應了。這才有了今日的縣學裡前所未有的熱鬧。
講學結束,謝拾又被裡三圈外三圈包圍。以至於吳知縣都沒機會與他搭半句話。
被包圍的謝拾從眾人七嘴八舌的聲音中提取出關鍵要素:“文會邀請?不必了。”
如今他已是朝廷命官,致力於幹實事。受邀給學子講學也就罷了,參加讀書人的文會,不僅浪費時間,還有袖手空談之嫌。
然而,下一刻謝拾就捕捉到另一個關鍵詞。他望著眼前邀請自己的年輕秀才,聽他們一口一個“社首”,不由沉默一瞬。
突然想起當年徐庭離開前曾經信誓旦旦,回到北地後,要在這邊開設致知社分社。
現在看來,他做到了。
謝拾看著眼前這一枚枚“種子”,生出幾分收穫的喜悅:“爾等是致知社成員?”!
嬴天塵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