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狂拉進度條(第3/4 頁)
最近這段時間的耳提面命言傳身教,彭嚮明除了感激,實在也是沒有什麼話好說。
這個也不必虛讓,彭嚮明也認為這的確是一個好機會,於是他老老實實地點點頭,說:“我明白霍老師,我一定好好寫,爭取寫出點好東西來!”
霍銘對這個回答很滿意,用他的話說,就喜歡這種有才華又懂上進的年輕人。
然後,他轉頭去繼續做他的配樂編譜,彭嚮明就也跟過去——這部名叫《大明御醫張三升》的電視劇終剪版,彭嚮明已經跟著看了二十多集了。
他最近一個來月,經常往這邊跑,當初說了要跟著學習,並不是單純的為了促成賣歌的事情,他是真的對音樂很感興趣。
而且自從到了霍銘的工作室這邊,動不動就往他那個樂器收藏室一貓,或者過來看他做配樂的編譜,都讓這種興趣變得越來越濃厚。
霍銘也很樂意教他,彭嚮明有不懂的就問,他總是很耐心的解答,這樣的一段劇情,為什麼要採用這個風格的配樂,以及選哪幾種樂器為好之類。
而且不僅如此,他有時候拿捏不定,還會反過來問彭嚮明的看法。
就在這樣的學習和切磋裡,彭嚮明覺得自己收穫很大,進步也很快。
當然,最近一段時間,電影學院那邊就沒少請了假。
…………
假期結束之後,隨著周宇傑來試唱,並順利地透過了彭嚮明和霍銘的認可,彭嚮明作為《三國》音樂副總監的工作,等於是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三個歌手加入之後的合同問題,在製片方那邊也是未做絲毫的阻攔,先後都順利地談妥敲定,並且完成了簽約。
同樣都是唱歌,三個人的價碼天差地別。
演唱《滾滾長江東逝水》的蘇成,雖然在外界沒什麼名氣,但一來是主題歌,二來畢竟是華夏歌劇團的,位格並不低,所以演唱費授權費拿到了20萬。
周宇傑演唱的《這一拜》,只是一段插曲而已,按說跟主題歌片尾曲的重要性都要差了不老少,但他的價格愣是被談到了150萬。
據說製片方還很高興。
至於演唱片尾曲《歷史的天空》的周舜卿,儘管這裡頭肯定有她媽周玉華老師的面子,卻依然只拿到了五萬塊錢。
價格差距就是那麼大。
當然,跟彭嚮明的合約一樣,這只是授權費,將來一旦原聲碟上市了,大家拿的都是分成,拼的就是銷量了。到時候誰賺多誰賺少,可就不太好說。
十月十號、十一號,花了兩天的時間,霍銘主導,彭嚮明在一邊跟著觀察和學習,完成了三首歌伴奏中屬於樂器交響的全部錄製工作。
而回去之後,霍銘又手把手教給彭嚮明,該怎麼在後期處理中,把他在編曲中想要的江水波濤聲、戰場廝殺聲等等,給混入聲道里——當然,只是示範性教學,因為這些聲音,暫時只是素材庫裡的取樣而已,將來真的去做,最好還是用製片方和劇組那邊提供的現場收音。
接下來,一邊等待約好的錄音時間,協調錄音棚的使用,彭嚮明一邊接過了霍銘的擔子,開始嘗試著在他出去講課或者打麻將的時候,幫他給那部名叫《大明御醫張三升》的電視劇做配樂編譜。
他畢竟是有著十幾年的底子,基礎的樂理知識也是很紮實的,又跟著霍銘學了最近這段時間,嘗試著做上兩段,自己回頭品味,居然感覺還有模有樣。
而霍銘看了他的編譜之後,也是大加稱讚,直誇他有天賦,最後只其中一段,他調整了一種樂器,其它的幾乎全盤收下。
並且鼓勵彭嚮明繼續做,因為相比之下,他更喜歡打麻將。
時間就這麼又過了幾天,彭嚮明給他代工,居然做出了一集半的量。而等到五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