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自己的告白書(第1/2 頁)
寫給自己。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最特別的那一個。
至少,在某些人的心裡,是重要的。
但我不是。
一直都不是。
大多人踏上寫作這條路的起因都很簡單,名和利。
當然每個人都是懷揣著夢想,但既然出來發文就沒有不在乎成績的。
除非在乎了也沒用。
說來慚愧,除了最簡單的名和利之外,促使我真正開始發文的原因,是想多點讀者,多點朋友。
朋友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既高貴又陌生的詞彙。
網際網路時代的我們總是能很便利的認識很多人,瞭解很多我們以前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才能找到的東西,也能看到很多問題的答案。
但能產生答案的只是共識,每個人具體的情況卻是不一樣的。
從小到大我都有很多疑惑和不解,但總是沒能想到通往完美的路。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聰明,我也不例外,但至少在這方面我不擅長跟人打交道。
每個人都有不足的事,這是我初中才學到的道理。
時間推移,歲月荏苒,我悲哀地發現我好像沒留下什麼東西。
不是足以在人類史上留名的不朽事蹟,只是簡簡單單的人或者事罷了。
倘若能夠重來的話我也很想回到青春,但其實我沒什麼可以懷念的東西,我只是討厭現在的自己罷了。
假如回到過去,我就能擁有不同於現在的奇妙人生嗎?
答案不得而知,畢竟沒有如果。
但,我大概真的挺孤獨的。
或許像是矯揉造作,又或許只是無病呻吟。
但,我好像從沒被承認過。
或者說,從未被人堅定的選擇過。
不一定要是最好的那一個,也不一定要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我只是像和正常人一樣就夠了。
但很遺憾,我從未體會到這種感覺。
既沒有非我不可的事,也沒有換成我或許會更好的假設。
只是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的,被遺忘,被放棄,僅此而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閃耀的時刻,用一句非主流的話來說,我的人生大概到18歲的時候就終止了。
我的希望存在於18歲之前,我絕大多數的人際關係也構建於18歲之前。
人們很容易就在同一個人的身上找到不同的正反面,哪怕是判若兩人也好,墮落變身也好,都不是太難以接受的事。
畢竟,也沒人在意。
但即便是我人生為數不多的希望時刻,也沒有足以感人肺腑的動人畫面,更不用說百轉千回的浪漫詩篇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那種荒誕無趣的文章碎片,不足以成章,僅僅的單個的微小畫面。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如果人生分四季,我大概直接從初春跳到了晚秋。
看似充滿希望,但下一刻就是百草凋零,荒無人煙的晚秋了。
我的故事因為礙於旁人的隱私,就不多說了。
我只是沒留住那些人而已,又或許我對於那些人來說只是方便好用的過客。
僅此而已。
很多年之後我明白了人世間的冷暖大多如此。
但對於當時年少無知的我來說,是個很難思考出答案的問題。
好在,文字是不會背叛我的。
那時因為缺少裝置和機會,寫的東西很少,只是幾個零零散散的殘篇,還有許多創意無限的設定。
當然,在之後的日子裡這些東西都被別人寫了。
但我還是把這些東西翻了出來,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