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其丈夫痛哭著跪在她的病床上,雙手捂著臉:「王西,只要老天能讓你活下去,就算不讓我擁有你,我也認了…」。
現在王西回想其前身的經歷還是淚流滿面,現在的重生,沒有直接去閻王那裡報導,王西覺得也許是丈夫的愛,丈夫的祈禱見效了吧,現在她活過來了,雖然是另一種方式活著。
丈夫會是個好父親,會好好的照顧他們的女兒的,她要知足,不可尋死覓活,好好的活著,看她喜歡的日出。她王西沒那麼脆弱,也許會偶爾想念,希望是甜蜜的,而不是悲傷。想通這些,王西腫著眼睛,微微一笑,默默的:我會過的好好的。
接下來的兩天,王西都好好的養病,根據記憶片段和長隨王業的說詞,把原主受傷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了。
☆、第2章 主夫李成(修錯字)
(改錯字)
第二章主夫李成
王西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讓自己適應並接受這個新的環境新的身份,第二天就叫她的長隨王業給自己「補腦」,理由嘛當然是最好用又保險「失憶」了。而王業和王父也是接受的,原因當然是王西頭上包的那個傷口啦。其實王西對於「王西」的記憶只有不連續的片段。
根據王業的敘述,王西「還魂」的身體也叫王西,十九歲,原是世家女(已沒落),上有一個庶兄,但是王西並不待見他,比王西大兩歲,早幾年已經出嫁了,後來也沒來往,主要王西看不起這個哥哥。
王家人脈單薄,她母親因此很寵她,她也因此無法無天,要說這王家還是有些家底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說已經沒落,沒有以前的風光,但是比一般的家庭要好太多了。
王母去世後,無人壓制的王西就是吊兒郎當的紈絝女,常常跟一群狐朋狗友吃喝玩樂賭嫖,府裡雜七雜八的男人不少,那個「王西」的生活可謂是醉生夢死,奢侈糜亂。
就這樣家裡那點錢被王西敗的光了。王西又在醉酒的時候得罪了人,人家要整她最後賭輸得變賣家產,人家連祖屋要收去抵債,最後還是由族長出面,決定族裡出錢贖回祖屋(連在一起,不好給了人)。
王西一脈原是嫡系,從「王西」曾祖父那會分家成了旁支,按理說族裡為了名稱也會照顧一二,但是王西已經爛下去,回不了頭了,只在十四歲考取秀才,王母死後就如脫韁的野馬再沒好好學習過。
王西實在沒錢後,那往日的「朋友」一個不見,要麼幸災樂禍,要麼落井下石。
最後沒法,在帝都待不下去,王父(平常比較軟弱,管不住王西)難得理智強硬一回,對外宣稱王西身體不好,要到莊子上養病為由。搬離帝都,到一個普通(好的敗光了)的莊子上住,莊子不大,出產不多,好在有一眼溫泉。這是王父嫁入王家是的嫁妝的莊子,因為處於離帝都比較遠的縣城上,大概六至七天的路程。
王父雖然軟弱但不傻,那個莊子小也遠,沒人會注意的,盼王西能從此懂事起來,安靜的生活。走的時候就族長家的老太君使人送送,其他族人不願見她。
話說當時王西落魄離府之時,不但當時的朋友迴避她,連府裡的那些男人(原王西弄小倌戲子)小廝,因抵債的抵債,未抵債的見王西落魄成這樣,也另尋高枝了,而且王西確實也沒有能力養那麼些人了,就都賣了,遂了他們另攀高枝的願。
所以,所以當時跟來的只有王西貼身長隨王業,照顧王父的李奶爹,還有王父遠親投靠來的李成(王父來不及給他找妻主,就破產了)及其小廝小粉。
剛到這地方,過慣好日子的王西很不適應,加上家破人離的雙重打擊下,王西日日借酒澆愁,把這薄薄的產業也折騰的不成樣。
終於在一次喝得醉醺醺的把李成給侵犯了,事後王父哭指著王西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