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讓我看看。但是小於,這本書不管是真是假,我都不能要。”吳文古平復下激動的心情,緩緩的說道。然後像變戲法似的,拿出一雙白色手套,戴上之後,才小心翼翼的拿起桌上的南嶽舊稿。於立飛不懂古玩,不知道這其中的規矩,這麼貴重的東西,哪能隨手就放在飯桌上呢。
“吳爺爺,我買這本書,就是為了送你的。”於立飛連忙說道,對他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再大,也不過五十元。
“小於,做人不能太世故。我幫你,只是因為你在潭州舉目無親,而且我也很欣賞你的能力和為人,並不是想讓你送我東西。再說了,這樣貴重的東西,我能收嗎?我敢收嗎?”吳文古臉上露出不悅之情。
說完之後,吳文古不再理會於立飛,又拿出一個小巧玲瓏的放大鏡,仔細的看著。於立飛看他如此專注,不敢打擾他。良久,吳文古才放下放大鏡。
“小於,原本我還有些不相信,宋刻本怎麼會出現在潭州呢。現在看來,果真如此。”吳文古感嘆的說,宋版本的經濟價值暫且不論,光是文化價值,就能讓人著迷。
線裝書雖然是在宋代才問世,但同時,也是宋刻書為最好。因為在宋代的時候,雕刻最為認真,可以說是一絲不苟,而且校對也極為細緻,絕對不會有錯字缺文的現象。並且宋刻書的書寫,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並非一般的工匠所為。
宋代的書,紙張均勻整潔,墨色清亮潤溼,印刷的效果自然非常白靜清爽。而且用墨也恰到好處,哪怕就是沾了水,陰乾之後,也不會有明顯的印記,開啟書本,自然會有一種書香。
而且宋代之書,如果出現皇帝的名字時,都會避諱,大概原則就是那個字會缺一筆。比如說“匡”,那麼在真正的宋刻本里,裡面那個“王”下面那一橫是沒有的,成了個“幹”字。還有像“光”字,上面中間那一堅也是沒有的。“恆”字的右邊下面一橫,也是沒有的。“禎”字“貝”的那一點,也是不會出現的。
宋版的版式設計堪稱精緻。文字的分佈極為講究,板框的高廣與行格的多寡,都以事先設計要求的字型大小及每行字數的比例而定,大字本每半頁七八行,每行約十五六字以下;小字本每半頁十三四行,每行約二十三四字以上。如今流傳最多的是每半葉九到十二行,每行十八到二十二字的中字本。不少學者藉助宋刻原版,校正明清以來所刻古籍的訛誤,恢復古籍的真實面貌。
宋代,政府對校勘十分重視,甚至由皇帝親自過問,聘請專家把關。為了保證刻書質量,官方還採取若干措施。如規定刻板前需要進行三次校正,即校勘官校完,送復勘官覆校,再送主判管閣官三校,這樣才可以拿去刻板。而刻板完成,對版樣還要再校對。此外,還要在卷末刊載經手校勘的人的名字,以示責任。
“爺爺,宋刻本哪有那麼容易買到的,你可別打了眼。”吳可心雖然眼睛也一直望著南嶽舊稿,但餘光卻一直瞥著於立飛。見他一臉的平靜,心裡倒也暗暗稱奇。雖然她也不知道宋刻本具體的價值,可是從爺爺如此激動來看,顯然價值不菲。而於立飛怎麼看,都不像是個有錢人,面對如此貴重之物,還能心如止水,實屬難得。
“怎麼,你都不相信爺爺的眼光了?這樣吧,等會讓志偉掌掌眼。”吳文古說道,他所說的志偉,大名任志偉,是任靜天的父親,同時也是他以前的學生。現在文物局上班,專門研究宋代歷史。雖然吳文古是任志偉的老師,可是對於宋代歷史,他還真的沒有任志偉那麼精通。
“吳爺爺,我相信你的眼光,不用再請別人看了。”於立飛輕輕搖了搖頭,緩緩的說。
“你相信可不行,任叔叔是研究宋代的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