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桂林郡的安排(第1/2 頁)
桂林郡是從領北穿越五嶺進入嶺南的大門或者說是正門。
從零陵順水南下的兵道,是幾條進入嶺南的道路中唯一能施展開大兵團快速行軍的。
只要守好零陵到賀水大營的這條兵道,將來不管嶺北再怎麼折騰,也波及不到嶺南。
從地理位置來說,桂林郡是嶺南三郡中最關鍵的。
而賀水大營就是桂林郡稍微靠後一些的門戶,是關鍵中的關鍵。
在沒有發生兵變之前,源自於龐安以及鄭祿的關係。
黃品一直將賀水大營的兩萬銳士當做最可靠的一支人馬。
最早的計劃也是一旦關中生變,賀水大營的人馬立刻北上頂到兩處山嶺當中的谷地。
立關築城扼守住通往嶺南最重要的水陸路徑,並且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北上。
但趙佗搞出事情後,二萬賀水大營的銳士有一半不敢再重用。
再想要按原本的計劃執行,不但需要將這部分的人馬進行填補, 整個桂林郡的人事安排也要有大變動。
不過考慮到牽扯的瑣碎事情太多,黃品也想把賀水大營打造成第二個安登城。
在人事安排上黃品的決斷極為簡單粗暴。
黃品自己暫時親自坐鎮賀水大營,將桂林郡實際意義上的治所安排在這裡。
王元正式調入賀水大營任命為副將,與龐安共同統領。
布山那邊大營的五萬兵馬留出一萬為常備軍力。
剩餘四萬全都改為屯田兵,並且採取九原的辦法,百里間設一處尉城立一都尉。
儘快將布山那片平原地帶打造成桂林郡的糧倉。
而這個任務,自然落到對嶺南三郡都比較熟悉的鄭祿身上。
一是威望足夠。
二是鄭祿的統籌能力也極為出眾。
任囂之所以能安心窩在番禺城裡,就是因為對公的賬目上,鄭祿一直在為三郡縫縫補補。
說鄭祿是三郡的大管家一點不過分。
三是鄭祿屬於文人出身,說話做事上比較講究方法,不似純武人那麼霸道。
最後就是黃品能放心用,且還有能力的人真沒幾個。
不然黃品更想把臨海與望海兩處海港與海市交給鄭祿。
畢竟鄭祿屬於難得的文理兩通的人才,兩處的造船與製作香皂上要比旁人上手快上許多。
不過好在墨房與墨連正在不遠處的山裡。
抽出一個過去也能勝任這個活計。
而且黃靜與黃如兩人在九原時就與墨房和墨連相熟識。
一萬不敢頂在關鍵位置的賀水屯軍,將有一半調到兩處海市改為水軍。
兩人也藉此上位成為這支水軍的主將。
而兩邊相互熟識,配合與運作上也會暢快許多。
而且到現在黃品還沒看到椰子,只聽聞隔海相望的被稱作近檄之地的海南島上有椰子。
製作香皂極有可能要在海南島上進行。
軍與工方面是否能夠精誠合作就變得極為重要。
除卻這些,黃品說將財政方面交給陽並不是玩笑話。
他在嶺南的所做所為,大刀闊斧都不足以形容。
想要繼續按他的想法改革,必須要讓政哥與朝堂上放心。
畢竟政哥不提,他不能當做沒這回事。
而掌握嶺南的財政,就相當於掐住嶺南的脖子。
陽滋是公主而非公子將變得不那麼重要。
加之與陽滋一同過來的並非全是護衛,有不少都是幕僚。
這個活計交給陽滋最合適。
另外,黃品不信咸陽那邊收到他上報的行文後會沒有任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