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白馬的夢境(第1/2 頁)
深夜,玄奘法師被一陣低沉的嘶鳴聲驚醒。他睜開眼,只見白馬在月光下顯得焦躁不安,它的眼睛中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似乎在訴說著什麼。玄奘法師輕聲走到白馬身邊,伸出手撫摸它的鬃毛,試圖安撫它的情緒。
就在這時,玄奘法師感到一股奇異的力量將他包圍,他的意識開始模糊,漸漸地,他感覺自己彷彿進入了一個夢境。在這個夢境中,他看到了白馬的過去,一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故事。
夢境中,白馬原本是天界的一匹神駒,因觸犯了天條,被貶下凡間。它在人間歷經磨難,逐漸領悟到了慈悲與犧牲的真諦。直到它遇到了玄奘法師,它感受到了法師身上的佛光,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協助法師完成西天取經的重任。
玄奘法師在夢境中看到了白馬的堅韌與忠誠,也看到了它內心深處的渴望——渴望得到救贖,重返天界。夢境的最後,白馬在一片金色的佛光中騰空而起,化作一道流星,劃破了夜空,消失在天際。
玄奘法師從夢境中醒來,他的眼中閃爍著淚光,心中充滿了感動。他再次撫摸著白馬的鬃毛,輕聲說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的心意。你不僅是我的坐騎,更是我的夥伴,我的戰友。讓我們一起完成這趟西行之路,取得真經,讓你得到真正的解脫。”
孫悟空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的心中也有所觸動。他走到玄奘法師和白馬身邊,沉聲說道:“師父,白馬不僅是我們的夥伴,它的出現也讓我們的旅程更加完整。我孫悟空在此發誓,必將保護你們,直到西天取得真經。”
就在這時,天空中突然傳來了太白金星的聲音:“玄奘法師,你已經領悟了白馬的心意,這是你們西行之路上的一大進步。白馬的力量將幫助你們克服更多的難關,但你們也要時刻警惕,因為前方的路上還有更多的考驗等待著你們。”
玄奘法師和孫悟空齊聲應道:“多謝太白金星的指點,我們必將不負眾望,完成使命。”
從那以後,玄奘法師和孫悟空對白馬更加關愛,他們之間的情感也更加深厚。白馬似乎也感受到了他們的心意,它的眼神中透露出更多的信任和依賴。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繼續踏上了西行的道路。白馬不僅是他們的坐騎,更是他們精神上的支柱,它的力量在不知不覺中增強,為師徒二人帶來了更多的保護和指引。就一身之坎離而言,其中蘊含著深邃的道理。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顛倒之義也。心為離,屬陽,恰似飛龍在天,然而離中之陰,卻如猛虎潛伏;腎為坎,屬陰,仿若猛虎踞地,而坎中之陽,則似蛟龍騰空。唯有能夠降伏猛虎,方能使離中之真水緩緩下降而順從蛟龍;唯有能夠降服蛟龍,才可令坎中之真火嫋嫋上蒸而趨近猛虎。此乃水火既濟、坎離交姤之境,對於內煉工夫而言,這是首先下手的關鍵要著。
前回伏虎工程,已然在山中圓滿收得,此回降龍作用,自然須從水裡尋來。“蛇盤山”,形象地描繪出內臟的盤結之態;“鷹愁澗”,恰似那易使人沉溺的險峻津渡。“孽龍忽出吞馬,忽潛無蹤”,可見其潛藏躍動之難以揣測,以及未被降服時的猙獰模樣;“老孫忍不住燥暴,嗔師父膿包”,展現出制服孽龍有方,同時也表明畏懼阻礙毫無益處。“奉觀音,遣金神暗佑”,明確了靜觀默察的重要性,可見保守之法應當先行;“撩虎皮,叫泥鰍還馬”,必須持躬蝘視,駕馭之時不可鬆弛。“兩個一場賭鬥”之形,恰似子午二時交會之候。
“三藏道:‘你前日打虎時,曾說有降龍伏虎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此處明確提出降龍一節,與前回伏虎緊緊對照。“行者到澗邊,翻江倒海,攪得似九曲黃河泛漲。那孽龍在深澗,坐臥不寧。”蓋欲降伏而使其安靜,必先激發而使其動盪,這正如道訣中所謂“脅腹腰曲綠,黃河水逆流”。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