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第4/4 頁)
事情。
畢竟日本為了侵略中國,已經做了長久的準備,而在國力上,兩個國家之間的對比,也實在太過懸殊。
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時候,從經濟基礎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業產值相當於60億美元,中國當年的經濟產值也就13。6億美元,日本當年的鋼產量是580萬噸,而中國當年的鋼產量只有4萬噸。日本當年煤的產量是5070萬噸,中國是2800萬噸。日本的石油儲備169萬噸,中國的石油只有1。31萬噸。銅產量,日本是8。7萬噸,中國只有700噸。
飛機,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戰爭爆發的當年就能造這麼多,中國一架也造不了。大口徑的火炮,日本當年生產了744‘門’,中國連一‘門’也造不了。日本當年造了330輛坦克,中國一輛也造不了。汽車,日本當年造了9500輛,中國也是一輛造不了。軍艦,日本當年生產的軍艦噸位是52400噸,中國一噸也造不了。
也就是說當世界進入這個機械化軍事時代的時候,中國居然不能生產任何一種機械化時代的主戰兵器,坦克、飛機、軍艦、大炮都不能造,那麼無論是經濟形態、技術形態還是軍事形態,日本都已經遙遙領先中國一個時代。
也難怪斯大林說:中國沒有軍事工業,現在只要誰高興,誰就可以蹂躪她。
軍事上的差距也更加明顯,當時中國計程車兵大多數都是文盲,黃仁宇寫過《萬曆十五年》,他在抗戰的時候,當排長,據他的記錄,他就發現了基層的軍官,連點名的‘花’名冊都點不了,不認識字。平時就更談不上研究戰術了,打仗全憑血氣之勇,憑冷兵器時代那種動員,那種‘激’勵士氣的方法。進攻的時候呢,以密集的隊形蜂擁蟻附,像螞蟻、像蜜蜂一樣。可是一旦失敗,就各自逃散,完全沒有戰術。單就‘射’擊訓練來看,當時一發子彈的價值,在中國相當於7斤半大米,或者是35個‘雞’蛋。所以平時,由於這個東西如此昂貴,軍隊在訓練當中,捨不得打子彈,一發子彈‘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沒有了,只能是空槍‘射’擊,這就導致後來軍事訓練素質非常低下,槍法不準,在戰場上就體現出來了。
背靠常凱申的中央軍,算得上是裝備最好、條件最好的了,也不過是每個士兵配發15發子彈,做實彈‘射’擊。而打起仗來以後呢,每個兵只能配發20發子彈。反觀日軍,《步兵‘操’典》規定,新兵入伍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的子彈,步槍不能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結果就是日軍每個中隊都有三分之一步槍兵可以達到優秀‘射’手的水平。日本老兵的‘射’術,即便是在戰爭結束七十年之後,依舊被那些參加過抗戰的老兵不斷地提及。
這樣的懸殊對比,直接使得有著遠超國府軍膽氣和鬥志的cpc軍隊領導人們,也不覺得擊敗日軍,光復全部國土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情。
實際上,以cpc本身的利益來說,抗戰的快速結束並不算是一件好事情。當年常凱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曾經讓舉國大罵,但是後來的現實也能夠看出,光頭大隊長的憂慮是現實的。當年一支被追了二萬五千裡,躲在高原窯‘洞’裡,隨時可能就要崩潰的武裝力量,在與日軍和國府軍鬥爭的八年中,居然發展成了一百萬軍隊。而僅僅用了四五年的時間,cpc就徹底地將kmt從大陸上的統治連根拔起,完成了一個實質上的統一。而kmt方面從1912年建國,一直到東北易幟建立起一個名義上的統一國家,則‘花’了16年的光‘陰’。
只要日軍還在中國一天,那麼吸引仇恨的mt就是國民政fu和常凱申,或者說國府軍就不能全力對付cpc軍隊,那麼cpc就有著足夠的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