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5 頁)
,在桌子上攤開了一張圖紙。他說想搞一個現代萬佛城。他顯然是個繪畫高手,在他開啟的效果圖上,他以一座鬱鬱蔥蔥的大山為背景,以金光四射的釋伽牟尼為中心,錯落有致地排列了上百個佛教裡的人物,讓人看後頓生聖潔的情感。
“你這是搞人造景觀,信徒不會去的。”一個戴眼鏡的老先生提出異議。
“任何一個佛教勝地都是人造的,只不過建造的年代有早有晚,時間有長有短,規模有大有小。”史春生回答道。“至於信徒去不去,那就看有沒有吸引力了。”
“你怎麼才能做到有吸引力呢?”一個佛學院的學生問。
“一個是規模,一個是形式,有這兩點就足夠了。”史春生侃侃而談。“萬佛城在規模上要成為世界第一。比如建在峨嵋山,從山底的報國寺建起,一直建到金頂,沿途有100裡地,規模足夠大了。峨嵋山景色絕佳,自古就是佛教聖地,把它改造成萬佛城順理成章。在形式上要創新,不要廟宇寶殿,要把佛教故事裡面描述的極樂世界再現出來,利用現代科技,讓佛開口講經,讓佛頭罩光環。信徒們讀經拜佛,為的是在肉身消失後再和佛在一起,現在我們把佛請來了,讓信徒一進到萬佛城,馬上忘卻塵世,與佛同在極樂世界。我想,任何一個信徒都會努力爭取這個機會,來萬佛城朝拜的。”
錯亂 十四(4)
“建萬佛城需要的投資太大,你想怎麼解決?”一個胖和尚模樣的人問。他的手上戴著四隻大金戒指。
“錢不是問題,需要多少都能解決。”史春生信心十足地說。“我的信心是建立在全世界數以億計的信徒身上。我們需要做的事就是發起一場捐款運動,我們劃一個標準,比如1萬塊,誰捐獻了,就把誰的名字刻在萬佛城裡,等於預先在極樂世界訂了位子,保證將來昇天後能與佛生活在一起,與天地長存。”
“你的意思是,把我們在塵世中賺的錢都獻給佛?”大金戒指問。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樣。”史春生答道。
“那還可以。”大金戒指說。“拿我來說吧,錢雖不是很多,但也有百十來萬。要說自己用,那是綽綽有餘,根本用不完,因為天地再大我也只需要一張床,佳餚美味再多我也只有一張嘴,所以我自己只能用很少一部分,其他的錢我真不知用在何處。你說捐給慈善機構用來救助窮人吧,我還真有點不願意。窮人為什麼受窮,關鍵是他懶惰。我把錢給懶惰的人,只能助長他的懶惰,結果不是幫了他而是害了他。如果把錢獻給佛,讓人們在佛的面前受到教誨,在佛的保佑下去行善,那這錢的用途可就有意義多了。我舉雙手贊成建萬佛城,我先捐20萬。”
“謝謝你的理解和支援。”史春生和大金戒指熱烈握手。“我相信像這位先生的人會有很多很多的,這項在全世界舉世無雙的浩大工作一定能夠完成。”
“我有一個問題,”一個身穿袈裟的長者說。“你建萬佛城是免費開放、普渡眾生呢,還是收錢,為了自己發財?”
“你提出的是一個佛教經濟問題。任何一項事業,必須要有經濟作為基礎,經濟強大了,事業才能發展。建萬佛城,不僅僅是收門票的問題,它可以帶動旅遊,促進交通,改善投資環境,所以,單從發展經濟的角度,這也是一個創舉。”史春生回答道。
()
“你這個想法說到底還是為了賺錢,商業色彩太強,會招罵的。”長者說。
“錢當然是要賺,但不是為了我自己發財。收上來的錢要用在萬佛城的開發建設上,萬佛城要不停地建下去,讓極樂世界越來越大,最後遍佈全國,遍佈全世界。”史春生豪情滿懷地說。“我們的目標一定要實現,一定能夠實現。”
史春生把他的激|情傳染給我,散會後我把他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