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1/5 頁)
都變得這麼好吃了。
李家飯館的生意最近很是一般,大家的新鮮勁過去了。鄭寬就回來商量李建業要不要增加點種類,可是現在菜園裡的菜都沒長大,吃的綠菜大多是野菜。李建業對生意上的事情真的不是很懂,倒是李雪兒有些想法。
第二天李家的大門前有通知,收購野菜和槐樹花,一文錢一斤。之後又讓安順到村子裡敲鑼打鼓的宣傳了一份,這下村子裡的人可是都坐不住了。
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去挖野菜摘槐樹花還能賺錢。李家在村子裡現在可是響噹噹的,也不會耍他們,有錢不賺是傻子。
孫慧娘一看李雪兒收槐樹花就想到了槐樹花餅子,當年可是靠這個掙錢了。當天下午有人來送槐樹花,孫慧娘就親自動手做了一點自家吃。
李雪兒惦記著她之前做的醬油,放了大約有四個月了,也不知道怎麼樣了。李雪兒開啟,看顏色是差不多,嚐了一點,味道還行沒有雜味。李雪兒當初可是特意放了兩塊木炭,木炭可是很好的吸附作用。
把蓋子完全開啟,放在陽光下照射,最後還要加熱殺殺菌嘛。
店裡賣了兩天槐樹花餅子,其他的店鋪就聞風跟著學,李雪兒就讓店裡不做了。槐樹花韭菜加點肉切碎拌成餡料,再加上各種調料,包餃子賣。當然還有薺菜餡的餃子,青菜餡料的、韭菜雞蛋餡的、肉餡的。
這個別的店裡想學也不是馬上就能學會,再說李家有醬油別的店裡可沒有,就缺這一味醬油那味道可是差遠了。
第一天賣餃子,擔心店裡忙不過來,張嬸也到飯館的廚房幫忙。李雪兒也幫忙把關餡料的味道。鄭寬這個掌櫃的根據原料的成本給不同餡料的餃子標上價格,小牌子掛在店裡顯眼的地方。
同時店門口貼上通知,優惠客戶,五天內買任意一種餡料的水餃,送玉米粥一碗。
於是李家飯館又出新鮮吃食還送玉米粥的不到半天就傳開了,臨近中午店裡的客人明顯比往常多,很多人來嘗水餃的。
幾種水餃的價格差不多,也就是肉餡的會貴一些。客人一般會挑自己喜歡的點上一份,廚房那邊餃子下鍋,不一會的功夫就上桌。
客人都是第一次吃水餃很是稀奇,夾著餃子咬上一口,發現原來有餡啊。這餃子雖然比饅頭貴不少,可是吃水餃不用點菜了。水餃皮薄菜多,有沒吃飽的在喝上一小碗玉米粥也就夠了。
也就一頓飯的時間,水餃這個名詞就傳開了。
五天的時間,李家的這個小飯館又火了一把。不少飯莊也都買上兩盤迴去研究,看著麵皮把菜包起來在水裡煮,可是那味道總是差上很多。
持續了十多天的槐樹花的花期結束了,李家飯館也沒了槐樹花做餡料的餃子,不過菜園裡的各種蔬菜也相繼長大。八里莊的村民這些天摘槐樹花挖野菜,每家也能賺上一兩百文錢。之後就到了春種的時節了,李家也停止了收購。
李建業忙著帶領幫工犁地播種,李雪兒卻要在家忙著再做醬油。一缸醬油看著挺多,可是供應一個飯館真的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
李雪兒這一次也嘗試不同的方法,有單獨用黃豆的,也有家麩皮的。好在家裡有幫手,不然自己一個人就要累死了。
飯館都快改成餃子館了,鋪子裡每天也就蒸上一兩籠屜的饅頭或者窩頭也就夠了,可是水餃從早上包到晚上都忙不過來。
李雪兒後來又讓在鋪子裡賣包子,包子比餃子可是省事多了,包好了墊上玉米葉上鍋蒸就行。鄭寬也學著李雪兒,買包子免費送一碗大骨湯。也花不了幾個錢,幾根大骨頭熬上一大鍋。可是那些客人能免費喝上一碗大骨湯倒是很高興的。
李家飯館的包子餃子現在在清水縣那可都是出名的,還有不少外地人或者本地有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