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而玉家在知道此事後,還無償的向受災百姓提供了陶缸,並明言若是做成了,他們玉家有優先收購的權利;若是不成,這些陶缸就算是玉家送給他們的。
普天之下也只有財大氣粗的玉家敢說這樣的話。
這些百姓自然是歡天喜地,辛苦種出來的糧食不會被白白糟蹋,還能換錢,日子也有了盼頭,做起事來自然勤勤懇懇。
並且嚴格按照上面的要求來,一點也不敢做錯,生怕錯了一點,所有的功夫就白廢了。不僅自己肚子要挨餓,還辜負了縣大老爺的心意。
坐在院子裡喝茶的蘇陌,聽到王騅打聽到的訊息,嘴角微微翹起。看來卓嚴的身份遠比他想像的還要藏得深,不然又怎麼能夠同時說動一縣之主與玉家之人。
不過這樣也好,此次事情結束之後,他們倆人之間的誤會也算是能夠解除了,以後他做起事來也不會束手束腳,說不得還能沾點卓嚴的光。
二十三個村子同時行動起來,幹得是熱火朝天。
先是將開始發芽的麥子挑出來,除去黴變再清洗乾淨,待麥芽長至半截指節長時,放入鍋中蒸熟。
然後曬乾,放到簸箕裡舖平,上面再用黃荊的葉密密的蓋上,直到表面起了黴菌。再把黴菌搓淨,將麥子用石磨磨成粉,放入缸中,放鹽,加涼開水不停的攪拌,直到合適。
這個時候,只需要每日放到太陽底下攪拌,爆曬,晚上再封好,這一過程中不可沾生水。如此周而復始,直至曬到黑褐色,這甜麵醬就製作成功了。
如此過了半個月,其中一個村子的農戶終於曬製成功,觀其色澤紅亮,氣味醇厚。
老者將筷子用乾淨的白布擦了又擦,才小心翼翼的挑了一點放到嘴裡,口感細膩,鹹中帶甜。
隨之而來的便是狂喜,連連道,「成了,成了,老婆子,這醬成了。」
一個老婦人跑了出來,問道,「老頭子,怎麼了?」
那老者指著院子裡的大缸,道,「成了,醬製成了,老婆子我們有救了。」
老婦人連連抹淚,心情激盪之下,卻是什麼也說不出來,只是連口道好。
「好,好,老天開眼呀!真是老天開了眼呀!我們這是遇到活菩薩了。」老者邊叫邊笑,狀若瘋狂,卻沒有人笑話他。
這大半個月,日日夜夜寸步不離的守著這幾口大缸,就怕一時不慎壞了事。然而身體上的勞累遠遠比不得心裡上的壓力。
雖然縣大老爺一再保證,但誰也不敢輕易相信,畢竟從古到今,從來沒有聽說,這發了芽的麥子還能用作他途的。
雖然是照著做了,也不過是抱著博一博的念頭罷了,這一大半個月來吃不好,睡不好,心裡頭的大石片刻都未曾放下過。
所有的害怕、忐忑、不安,終於在這一刻得到釋放。
老者不敢耽擱,連夜帶著制好的醬,來到縣城,把醬送到了縣令大人的面前。
和老者單純的驚喜於制醬成功不同,胡縣令只償了一口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價值。
隨之而來便是激動不已,本來這次直山縣受災,他急得頭髮都快白了,以為這次的評績又完了。
沒想成柳暗花明又一村,這醬料不僅僅是解決了直山縣受災百姓的溫飽問題,還代表著為朝廷減少了一大筆振災銀子,而這些都是政績呀!
當下胡縣令看著這醬,目光熱切無比。
想到獻上方子的義士,便想著什麼時候去拜訪一下,除了聊表一下心意之外,還可以與那位拉近點關係。
幾月前京城那場大亂,胡縣令也是知道的,只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那樣一個大人物居然就窩在他眼皮子底下。
他倒也沒想利用此事攀附上去,只是覺得作為下官,去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