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2/5 頁)
0青壯一走,部落就完全跨了,剩下的婦孺怎麼活?
屁個軍餉!華察兒現在是一點也不相信坐在自己面前的酒井了,能騙我一次就能騙我兩次!我們達斡爾人眼睛裡容不得沙子。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第431章 兵臨城下(2)
華察兒是一個60歲的老人,長著一張紅臉膛,個不高但神態威嚴在這個年代達斡爾族缺少必要的醫療條件,常年風餐露宿生活條件艱苦,像華察兒這樣年齡的人在他的部落裡已經是高壽之人了,他是全部落的主心骨,凡是他做出來的決定沒有人敢質疑。
一個月前也有人拿了一份“公文”到山裡找他,說是代表呼盟盟主請他出山定居,還很客氣的說任他選擇水草豐美,河流縱橫之地安身。華察兒想想也就答應了,他要給盟主一個面子,另外也被來人花言巧語所打動,說外面的世界好的不得了,五族共和王道樂土,人人有飯吃有衣穿。
如今他來到了臨近齊齊哈爾城附近的豐美草原上,不僅那人許諾的物資沒有到來,就是自己想與城裡人交易換些生存物資都不能,這個酒井要強取豪奪,不僅要物還要人。這些物和人都是全族的命根子,若被他們拿了去可怎麼得了?
被華察兒怒視的酒井心裡明鏡似地,他透過在偽滿龍江省府任職的堂哥那裡知道,新一輪“堅壁清野”活動開始了。
R本人為鞏固殖民統治,隔絕抗日武裝與民眾聯絡,實施野蠻的“集村並戶”,尤其是對居住在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更為關注。很多少數民族居於中蘇國境線兩邊,時有交流。
就在一個月前,日偽當局已經開始內遷邊境地區平原地帶的少數民族,日偽在滴水成冰的隆冬季節,強迫沿黑龍江、烏蘇里江的部落速速離開原住地,歸併到內地的“集團部落裡”,此次緊急遷移極其倉促,被內遷的居民根本來不及準備過冬禦寒的食物、衣物及交通工具,在刺刀威逼下被迫踏上未知之地。
到了荒無人煙的“新家”,什麼都沒有。日偽只給他們配了點發黴的棒子麵就把他們丟在那不管了,任其自生自滅。
達斡爾族人不僅在中國境內有,在S聯境內也有不少,在日偽大員的腦袋裡,他們認為這樣的少數民族太危險了,為防止他們“通蘇”,有必要把這些世代居住在邊境地區的“蠻人”內遷。
而且鑑於抗聯活動在山區,就更應該將山裡的達斡爾人弄出來,以便隔絕他們對抗聯的支援。在抗聯活動頻繁的大小興安嶺山區,日偽不敢進入山區強行驅趕達斡爾人出山,他們就使用了欺騙的手段,派人將散居在山裡的部落騙出來。
華察兒的部落還沒有與抗聯接觸過,也沒識破鬼子的奸計,稀裡糊塗舉族遷出了山林地帶,正中鬼子的下懷。其實他們這一支部落遷到此處,是一直在日偽政府注視之下的,只不過華察兒不知道罷了。
最後,龍江省府的官員尖著嗓子宣佈:“著達瓦爾華察兒部落不準在此地停留,即刻啟程向東80公里呼喇甸子處安家。”
華察兒憤怒的眼光又投射到省府官員身上,氣的張口結舌的反駁他:“你們上次來人到山裡,說可以讓我的部落任選水草豐美之地,這塊地方就是我選的新家,為什麼還要趕我們搬家?”
“誰說的?”官員收起手裡的“檔案”,神氣活現的反問。
“叫張隆山。”
“不認識!”官員擺出一副抵賴的嘴臉,你奈我何?你自己上當幹我屁事。
華察兒氣的差點摔了杯子。
酒井大模大樣坐在帳篷裡的羊毛氈上面,完全撕下了第一次來時的偽裝,噤著酒糟鼻,用食指在唇上的仁丹胡上面來回蹭著,頗為不耐煩的勸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