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桂枝湯(第1/2 頁)
第一百零九章
師父看我倆搞懂了什麼是太陽中風證,於是繼續說道:“治療太陽中風的處方是‘桂枝湯’,你倆將書往後翻,翻到‘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這句話處。”
我和趙寧翻到那頁後,師父說道:“‘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主要解釋的是脈浮緩和汗出的原因,‘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主要是惡寒惡風的證,‘鼻鳴乾嘔’,主要原因是陽熱壅甚,所以鼻塞而息鳴,氣上逆,氣息不順導致乾嘔,這是是太陽中風的其它證,書中註解有深層次的解釋,你倆瞭解一下就行。
你倆在這裡主要知道太陽中風證的治療處方是桂枝湯,桂枝湯主要由桂枝、白芍、生薑、大棗、炙甘草,這五味藥組成。
桂枝辛溫,辛能發散解肌,溫能溫通經脈,具有發汗解肌肉的功效;白芍酸寒,酸能收斂,寒走營陰,具有斂陰止汗的功效,桂枝屬陽故走衛分,白芍屬陰故走營分,桂枝和白芍等量是營衛互補的作用,生薑辛溫,是用來輔佐桂枝發汗解肌,大棗在這裡是為了補脾胃,防止發汗過多而傷脾胃,炙甘草是用來調和諸藥的同時用來和中氣,補脾胃的。
總的來說,桂枝湯是散寒解肌、調和營衛兼補脾胃的方子,之所以能治太陽中風證,用桂枝和生薑將停留在肌膚腠理間的風排出體外的同時,桂枝芍藥調和營衛,大棗兼補脾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處方,俗稱天下第一方,後續很多方子都是桂枝湯的變方。”
我和趙寧點了點頭,表示知道,師父繼續說道:“桂枝湯這方子,不光用在太陽中風上,也用在病人營衛不調上,後續的講解中還會有桂枝湯出現,到時候我再講。
你倆在看這處方時,要明白一個道理,中醫處方大部分都是攻中帶補或是補中帶攻,特別是攻時,一定要保證病人具有能攻的條件,這在後面我會詳細講解,同時,在制定處方時,一定要工整對應,君臣佐使層次分明,就象此處方,君藥為桂枝,臣藥為白芍,佐藥是生薑、大棗、甘草,桂枝與白芍為互補一體,生薑佐桂枝、大棗佐白芍、甘草以中和,處方工整,用藥合理,這就是經典處方。
我們再來看書中藥方後面的備註,備註中有‘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因為汗是中焦水谷之精,所以啜稀粥是助藥力。
再看備註,可以看出仲景立的服用次方的注意事項,此方在服用時微微出汗即可,萬不可使病人大汗淋漓,大汗淋漓恐會傷病人胃中之精。同時,服用此方要禁生冷等物,因為害怕病人氣虛,生冷的食物能傷胃氣。”
我詳細的看著桂枝湯的處方,發現了一個問題,於是問道:“師父,這個方子的劑量好大啊,桂枝用三兩、芍藥用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除去大棗,其餘的藥合起來足有十一兩,也就是一斤多,這劑量太大了吧。”
師父說道:“《傷寒》裡用的是漢朝的劑量,如今你看《傷寒》的處方時,主要看處方中用藥的比例,就像此處方,用藥比例是桂枝、芍藥、生薑、甘草是3:3:3:2的比例,如果按現在的劑量,就是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生薑三錢、炙甘草二錢即可。”
我聽後茅塞頓開,重重點了點頭。
師父繼續說道:“我們在學習《傷寒》時,要重點掌握仲景用藥的標準,何證對應何藥,每味藥在方劑中的作用,要搞懂仲景立方的根據,樹立我們經方的思維,假以時日,等你臨證開方時,就會根據經方用藥,到時,那開出來的處方即為經方。”
師父喝了口茶,說道:“近年來我看到的部分中醫師開的處方,有時竟然看不懂他們開的處方是治什麼證的,君臣佐使體現不出來,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