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第2/2 頁)
作者是個淺陋的蹣跚學步者,絕對不敢期冀經典作品所取得的那種令人敬仰的成就。但倘若有人非要以書中之人之事自比或他比,那作者只能聽之而任之了。
本書在敘述、描寫客觀事物和處理某些人物對話時,還較多的使用了帶有一定論辯色彩的語言。這是作者的一種自覺的追求。因為不這樣寫,就很難將作者對當今社會的某些重要問題的看法表述出來,或表述出來也不會充分。問題在於,這些帶有論辯性的東西,符不符合今天的社會現實,符不符合人物性格,符不符合故事情節發展的要求。倘能符合,它們就是書中人物的血和肉了,就是這部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了。如此,會使作品蘊含更多思想、意趣,會使作品稍許厚重一些。如今不少作品熱鬧倒是熱鬧了,但總感到那熱鬧的背後缺少了點鞭闢入裡剖析現實的東西,因而那作品給人的印象就是浮躁、浮淺和浮華。作者無意湊這種熱鬧,而想透過這部小說更多地奉獻給讀者一點關於社會問題的看法,以使讀者引起警醒、警覺和警戒。不知這一嘗試能否得到讀者寬容?能否對讀者多少有點幫助?
因為自知笨拙,小說初稿寫就之後,筆者未敢輕易拿出面世,只是先送給幾位朋友批評指點。這些朋友是:姚欣、王洪彬、黃偉傑、孫靜波、陳春山、鄭凱英、張永德、楊星野、郭艷軍、趙亞東。他們除了給予筆者許多激勵外,也都提出一些寶貴的修改意見,許多真知卓識我已將其吸納到小說中。人們常說,人這一輩子,可能要經歷許多事,結識許多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人、許多事均已成為過眼煙雲,唯有朋友的深情厚誼沒齒不忘。我將永遠牢記這些摯友對我的扶持和幫助,同時我還要將他們對我的情誼化作動力,用以鞭策自己繼續奮蹄前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