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社論刊登了,像是對家族的一次攻擊。和社論一起刊登的有一篇康拉德最傑出的漫畫,很有感染力,是對錢德勒家族內爆炸了的神經的真實直感‐‐一幅關於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漫畫,表現的是精神病人接管了精神病院。太過分了,諾曼的業務助手造反了,家族成員造反了。一場嚴重的反叛,奧蒂斯接管報紙以來的第一次,人們議論著對他發起一次挑戰,議論著匯集選票。幕後是巴芙,話傳出來了,說明奧蒂斯僅僅是巴芙手中的爪牙。奧蒂斯安排當天去達拉斯(dallas)發表一個講話,但是他不得不取消此行以穩定陣腳,尼克威廉斯代替他去了,他還告訴威廉斯必須對康拉德採取點措施,給他剎剎車,和他談一談。或者不論怎麼做都行。威廉斯和康拉德和風細雨地談了話,因為你不能命令或威脅康拉德;他只是解釋了在一定時間裡可以吸收多大程度的張力,暗示如果奧蒂斯完了,尼克也就完了,可能連康拉德也會跟著完。一個十分棘手的工作。總之這是十分緊張的一年。家族對奧蒂斯的挑戰失敗了,不過毫無疑問這個事件極大地震動了他,他漸漸懂得,儘管父親打算保護他,但是自由是有限度的。任何事情都有代價‐‐事情越好,代價越高。
------------
改革的代價:《洛杉磯時報》(三)
------------
東西有別,新舊難融
將報紙從一個世紀過渡到另一個世紀是一件艱難的工作,困難不僅存在於家族和讀者的關係之中,也存在於報紙自身,僱用鮑勃多諾萬和一批著名的東部記者,一批名聲卓著、薪俸高昂的明星是一回事,而改變報紙的內部的官僚體制,改變報紙的審稿編輯(py editors)、任務分配編輯(assignnt editors),以及日常的編輯人員又是一回事。報紙內部沒有改變的意圖;報紙的內部一如既往,採訪記者和內部編輯人員之間存在著往常的對立和緊張狀態‐‐所有的採訪記者都認為他們最有詩意的話,他們感情上最珍視的東西,被不拋頭露面的屠夫宰割了,而編輯人員則認為記者花費了過大的工作開銷,過於誇大自己和自己的署名,並以此為生。除此之外,現在又加上了新的東部新聞思想和《時報》舊的新聞思想的對立,這種舊的新聞思想現在變得更審慎,以不同的態度出現,而都是報紙過去的東西。對立完全不是偶發的。尼克威廉斯打算改變,但他不願意改得過多、過快。弗蘭克麥卡洛克1960年出任了編輯主任,同時,威廉斯也希望弗蘭克黑文(frank haven)留任晚間編輯主任(在向麥卡洛克提出編輯主任職務時,沒人告訴他,這是一個一分為二的工作),威廉斯對這兩人之間的緊張關係毫無不悅之感。麥卡洛克在那兒推動記者,而黑文則在控制編輯,放慢記者的步伐。
這兩人真是天壤之別。麥卡洛克是新聞工作者的理想,他幹勁十足,鐵面無私,樂觀向上,他在《時代》雜誌時熠熠生輝,是哈里盧斯中意的人。他的精力不同尋常,使人無法想像他是一位案頭工作者。他到《時報》後,總是跑到採訪記者室,推動記者,讓他們走出辦公室,尋覓新聞,改變報紙的節奏。而過去,報館裡人人呆在辦公室,坐等失火的警鈴。他推動這些人從被動轉向主動。
除了編輯之外,黑文沒幹過別的行道。當尼克威廉斯在《時報》的階梯上緩慢上爬時,弗蘭克黑文是他最親密的副手。他倆有自己的語言,對對方的口味和癖好了如指掌,甚至可以無言地進行交流。在其他人眼裡,黑文強壯有力、生硬,不注意時就會帶上恃強凌弱的味道。他是一個有知識,但缺乏想像的人。他的天地比很多為該報工作的傑出年輕人都小,都壓抑。在這些人眼裡,他是一個陳腐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