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袁世凱死後,中國的局勢愈加混亂不堪。1917年7月12日,張勳迫使黎元洪非法解散了國會。同年10月,在海軍艦船的護衛下,孫中山偕同一批革命黨人南下到了廣州,在廣州建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並當選為中華民國海陸軍大元帥,親自領導護法鬥爭。
這一時期,孫中山正在搞&ldo;聯甲倒乙&rdo;的繼續革命,這種方式的革命使孫中山開始重視組建軍隊,因為他的革命事業的成敗完全取決於某一派系的軍隊對他的擁護或反對。
&ldo;聯甲倒乙&rdo;的軍事策略連連失敗。軍政府成立後,孫中山愈加感到組建自己的軍隊的重要性,於是他從桂系軍隊中調來一支約共8000人的部隊,組成&ldo;援閩粵軍&rdo;,當作自己的嫡系部隊。孫中山任命黨的將領陳炯明統率這支部隊,駐節汕頭。
也就在孫中山開始認識到軍隊的重要性的時候,因為陳其美的突然死亡,蔣介石成了一個比較&ldo;顯眼&rdo;的軍事人才。從這個意義上說,陳其美的死又一次幫了蔣介石的忙,使他很快成為孫中山信任和依賴的人。
蔣介石就是這麼一個人,就是這麼一種&ldo;命&rdo;,雖然主觀上他未必那麼想,但客觀上,歷史車輪的每一次轉動都好像專門為了蔣介石而動的:二次革命失敗,促成了蔣介石和孫中山的接近;陳其美的突然死亡,使蔣介石迅速崛起。在孫中山眼裡,他很快就成了&ldo;陳其美第二&rdo;。
&ldo;第二化身&rdo;,的確如蔣介石所說,是一句&ldo;戲語&rdo;。
3.紙上談兵,間關赴難,不啻增加二萬援軍
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軍政府、舉起護法運動的大旗時,蔣介石正在上海過著頹後失意無所適從的生活。當他突然聽說孫中山在廣州就任海陸軍大元帥,並在積極準備興師北伐時,他的精神不由得為之一振。他有心奔赴廣州去找孫中山,但轉念一想,就這麼兩手空空地去見大元帥,未必能謀個什麼好差事。那麼拿什麼來做晉見孫中山大元帥的見面禮呢?蔣介石苦思苦想,自家手上沒有一兵一卒,也幹不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倒不如閉門造車,先給他來個&ldo;紙上談兵&rdo;,且看孫中山有何反應。
1917年9月20日,蔣介石寫了一份《對北軍作戰計劃》,他認為:
&ldo;北方政府所轄之軍隊,約在三十萬眾,然實際上可為其動員者,即以馮、段二派勢力合計,則其數亦不過六萬。……我軍乃在十師以上,其總員幾倍於敵軍各師之兵數,或者不足,雖折減至二成,則亦多於敵軍三分之一也。至於實力之比較,惟戰用器材不及敵軍外,其餘如給養力、人馬之戰鬥力,不甚上下也。而敵軍南來,其地勢不宜,氣候不慣,則南軍較勝一籌也&rdo;。
鑑於這種分析,蔣介石又提出:
&ldo;吾軍以長江沿岸為主作戰地,先克武昌,次定南京,擊破敵軍長江一帶之勢力,再圖直搗北京,以為作戰方針&rdo;,並認為作戰計劃應分為二期:第一期&ldo;中央軍由兩粵進擊長沙,肅清湖南全境,待左翼軍解決四川、東下湖北時,與之合攻武昌。左翼軍解決四川後,當派一支隊扼守川北,牽制秦、晉之敵軍,使第二期作戰北伐時,即可道出秦、晉,與本軍互相策應,而其主力乘勢東下與中央軍合攻武昌。右翼軍與海軍共同協作,合攻閩、浙,連下湘滬,待中央軍與左翼軍克復武昌,然後與之合師南京,肅清長江下游之敵軍。海軍與右翼軍佔領湘滬時,即以吳油為根據地,封鎖長江門戶,掃除長江下游之敵艦,聲援上游陸軍之作戰,待各軍會師南京時,與之合力攻城,同時搜捕長江艦隊,使第二期作戰時海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