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我的軍團(第2/3 頁)
象概念的集合體,標準化和量化很難很難。
就拿蜃氣來說,無論質還是量,都不穩定。能夠影響它的因素其實有很多,比如晝夜,又比如他自己的心情,精神狀態,甚至體能,乃至周遭的環境狀況。
量化是為了精準直觀,既然兩者都不能做好,意義就不大了。
他也想過,做不到,還是說明我水平不夠,投入造化之力,難道就補不上來?
理論上可以,但沒有實操價值,投入大、回報低。他為此還細細分析了一番,分析為啥投入如此驚人,簡直就像多寫了三個零。
研究來去,他才明白,感情他的這個看似小小的願望,背後卻是需要大宏願支撐。
超凡技術科技化,感覺流轉化為程式流,這是從根源上扒了超凡神秘的皮,讓他以科技的格式呈現,可想而知得費多大的勁。估計單體宇宙級別的文明,都作不太好這活兒,得更加見多識廣嗶格高的多元宇宙級文明的技術,才有可能實現。
所以哪怕是數字化、圖示化這小小的一個領域專案,耗費也是天文數字。造化之力彷彿在說:你行你上,別光顧著吹牛嗶。
好吧,像事實妥協,姑且沉浸在膠佬、手辦王的氛圍中就挺好。
但不久之後,就又被現實打臉了。
糧從何來?槍從何來?
養兵很費的。尤其是超凡道兵,愈發昂貴。
第一座建立在盆地田莊、汲取範圍廣達三百一十四平方公里的黑塔,也不過夠養兩組十名斥候。
不得已,趁著新一輪的黑塔冷卻時間結束,周卓聯絡間諜馮曉,將第三座黑塔安置在了御馬山莊的範圍內。
養殖點和種植點一樣,提供的都是生物質能。
而斥候+兵器坊裝備=武力士。
有些人見到這樣的公式,可能會罵:“常識呢?”
的確,一般來說,斥候、夜不收這類偵查單位,本身就是軍中尖兵銳卒,是超過普通大頭兵的存在。
但他的體系不是這麼分的。他這裡沒有大頭兵,所有的單位都是精銳。
區別主要看功用和威能。
從定位角度分析,斥候因為有大量考驗單兵素養的內容,也更適合收集各類實踐資料,因此被作為入門,從而方便微調。
從威能角度分析,斥候不會配備法器級兵器和防具。
斥候的任務從不是攻堅硬戰,而武力士則需要‘用我必勝’。
由於所有力士都是半傀儡,因此其軍事素養,經驗知識,主要、或者說根基部分,是靠灌輸式的辦法獲得的。
更具體的,則是超凡常見的血脈挖掘。用科技側的說法就是基因記憶。就像貓科生來就掌握基礎的捕獵技巧,透過嬉耍刷熟練度,透過真實捕獵知行合一。
蜃氣模擬血脈,使得力士在生成或者說催熟的過程中,消化了這部分資訊。起碼也做到了牢記在心。
而這些資訊是他總結編造的。
有了基底之後,影力士以小組為基本作戰單元,彼此之間能夠進行心靈交流,宛如一個整體的五個面。
五人開黑+網路,這就是斥候的真面目。
這個擼啊擼戰隊,不是,這個作戰單元,可以進一步成長,從新嫩到兵王,同樣劃分十級。
不過這個十級,在綜合實力方面的提升,就不是很大了。
框架已經基本定死,除非有大的技術升級,否則就是微調改進。
每個個體,每個戰隊,因自身的狀況以及經歷不同,都有細微的差異。針對這些差異,調整到最適宜,就是戰鬥組的升級之路。
而且,這樣的戰鬥組,也可以在戰鬥素養方面反哺他。
只需要定期回收更換蜃氣所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