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表弟果然不同凡響(第2/2 頁)
解決這個問題了。
而蘇長生經過一番思索之後,不由說道:“我覺得,可以大肆開設學校。比方說,縮小到每個鄉,都至少開辦一所公學。”
聽到蘇長生給出的辦法,李世民不由大失所望。
他忍不住說道:“表弟,現在光是州縣的公學,都找不到足夠的先生,更何況是具體到每個鄉呢?”
“這樣先生不是更不夠了嗎?”
蘇長生微微一笑說道:“先生之所以不夠,之所以會被世家挖牆腳,那是因為你們給的的酬勞不夠。”
李世民無奈地說道:“朝廷的財政,你也略知一二。在這一點上,朝廷又如何和世家較量呢?”
蘇長生淡淡說道:“籌碼,未必都是財啊。如果說,每一位先生,都納入朝廷官員序列呢?”
“比方說,普通先生,是八品官職。除了沒有實權之外,享受一切八品官員待遇。”
“鄉學可設校長,校長的職務可為七品。”
“此上,縣學校長職務,可為六品,或者從六品。州學網上,以此類推。”
“這樣一來,朝廷除了付出一定的薪酬,並不需要額外的付出。”
“而這些薪酬,都可以從學生的學費中扣除,並不需要朝廷額外支出。”
“並且,鄉學可以擴大招生規模。比方說,每個年級,可以多設定幾個班級。”
“這樣一來,辦學費用就會大大降低。學生需要繳納的學費,也相應減少。也會讓更多的寒門子弟,上的起學。”
“等鄉學普及之後,甚至可以規定,只有有鄉學學籍,才能進行科舉。”
“這樣一來,就徹底斷絕了世家對文化的壟斷!”
聽到這裡,李世民茅塞頓開,喜不自勝。
忍不住拍手說道:“妙極,妙極,實在是太妙了!這麼精妙的辦法,難為表弟是如何想出來的。”
“不過,想要做到這一切,並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辦的到的。”
“單是在各地建設鄉學,就需要大量的時間。而解決師資力量,更是需要時間的累計。怕是十年二十年時間,都難以實現。”
“短時間內,沒辦法奏效。不知表弟可否有解決的辦法?”
其實,蘇長生所說的辦法,就是後世學校的模式。
當然了,蘇長生只不過稍稍提高了一些老師的行政待遇罷了。
而後世學校的制度,已經趨於完美,自然讓李世民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其實,對於蘇長生所提出來的這個辦法,李世民已經是大喜過望了。
認為這已經能夠完美的解決掉世家挖的坑。
但是,大唐舉國成立學校,還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先生授課。
這些,的確是需要時間積累,怕是要三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夠解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