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滿朝文武,不及一人(第1/2 頁)
而潛在含義則是在問張籍:我不知道能入您老人家的法眼不?
然後張籍回了他一首詩,酬朱慶餘: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意思就是,可以啊,小老弟,寫的不錯,我看好你噢!
然後,張籍果然就錄取了朱慶餘。
這兩首詩,還被傳為千古佳話。
但是實際上,這明明是主考官單憑自己的喜好來錄取考生。
不但是陋習,甚至可以說是在犯罪。
但是這種情況,在大唐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第四點,長安城考試的錄取名額太多,而全國其他地方計程車子錄取名額太少。”
蘇長生說完之後,李世民和李麗質徹底被驚呆了。
科舉考試,始於隋朝,唐朝是沿襲隋朝的制度,並且加以改進。
現在的科舉制度,已經是經過朝廷官員不斷的研究論證之後才實施的。
在李世民看來,雖然可能還有些許的缺陷。
但是世上之事,哪裡會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這位便宜表弟,隨口便說出了科舉考試的四種弊端。
而這四點,滿朝文武都沒人看的出來。
原本李世民以為,這位便宜表弟,只是在研究方面有奇才。
但是萬萬沒想到,他在朝政上面,居然也有如此驚人的見解。
鄉野之間,居然有如此大才,真的是大唐的幸運,也是他的幸運啊!
但是,可惜可恨的是,這位便宜表弟卻是不肯做官。
如若不然的話,朕一定會封賞他一個大官,哪裡還需要這麼辛苦?
時不時的就需要跑到城外來?
李世民忍不住問道:“表弟,你說科舉制度有四種不足,那麼,你有何改進的良策?”
蘇長生淡淡說道:“改進的辦法,自然是有的。”
“先說第四點,長安城的名額過多,這個主要是為滿朝文武大臣還有勳貴子弟準備的,雖然不公平。”
“但是他們的祖上都為大唐立下過汗馬功勞,他們的子孫享受一定的優待,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點的改進辦法很簡單,可以將一年一次考試,改成三年一考。將每年錄取的人數,擴大三倍即可。”
“第二點,取消吏部的考核。考生考取之後,在吏部進行一定的公文寫作培訓之後,即可安排官職。”
“第三點,可以採取糊名制。就是在考試之後,將考生的名字用紙糊起來。等改卷定下分數之後,再撕開被糊的名字。”
“這樣一來,就可以杜絕科舉舞弊了。”
“當然了,還可以加大科舉舞弊的懲罰。比方說,凡涉案的主考官,一律斬首示眾。”
“凡涉案的學子,終生不得科舉。”
聽完蘇長生的辦法之後,李世民和李麗質,眼睛不由都是一亮。
李麗質也就罷了,只是覺得蘇長生很厲害。
而對李世民來說,就完全不同了。
能夠看出問題來,就是莫大的能力。
但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只能看出問題,而給不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但是蘇長生,不但看出問題,並且給出切實可行的,幾乎是完美的解決方案。
這絕對是社稷之才啊!
這樣的人才,必須要為朝廷所用!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蘇長生一眼,更加決定了要招攬蘇長生的決心。
接下來,李麗質命人將印製好的年畫裝上車,和李世民一起離開。
……
返回皇